擊樂家戴含芝展現手感 表達音樂的純粹美

擊樂家戴含芝表示,她特別喜歡這種有手感的樂器,也因此特別爲觀衆安排系列曲目,9月下旬在臺北舉辦獨奏會演出。(陳信翰攝)

朱宗慶打擊樂團2022年再度藉由舉辦獨奏會及二團音樂會,引介優秀的打擊樂家。除了戴含芝獨奏會、高瀚諺獨奏會,同時還有擊樂新世代《玩樂》系列音樂會。(陳信翰攝)

舞臺上排開來的打擊樂器,舉凡手碟、木箱鼓或中東鼓,都是仰賴手心與樂器直接接觸、進而發聲的樂器,擊樂家戴含芝表示,她特別喜歡這種有手感的樂器,也因此特別爲觀衆安排系列曲目,9月下旬在臺北舉辦獨奏會演出。

「我特別喜歡運用手部動作的演奏,手有很多部位,接觸樂器可以發出很多不同的聲音,對我來說,有一種獨特的魅力。」戴含芝表示,除了以手演奏的樂器,她還特別喜歡帶有世界風、民族風和異國特質的作品,這樣的音樂很能觸動她。

戴含芝出生於1988年,自幼由鄭翔夫啓蒙學習打擊樂,曾師事朱宗慶、吳珮菁、吳思珊和鄞惠敏。她畢業於北藝大音樂系博士班,曾獲「關渡新聲獨奏及室內樂比賽」優勝,目前是朱宗慶打擊樂團成員。

平常戴含芝在打擊樂團裡已有很多曲目需要準備和練習,她表示,準備獨奏會是另外的學習和成長,「上次舉辦獨奏會是2018年,隨着年齡的增長,音樂是否也跟着成長?這是我內心反覆自問的問題,也是源自於對舞臺的敬畏,也因此,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的不足,也總覺得自己還可以更好。」

戴含芝表示,音樂能感動人心,而她對音樂的感受有一種直覺性,「我喜歡音樂觸動我的片刻,可能是節奏、旋律,或是某種特殊的時刻,我想和聽衆分享這樣的時刻。」

音樂會主題取名爲西班牙文「Momento」,戴含芝表示,這個字在西班牙文裡是某個瞬間、片刻的意思,而在英文裡則是紀念品之意,「希望我和觀衆分享的音樂時刻,可以成爲大家生命中共享的回憶。」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曲目還有一首委託創作作品,是由作曲家陳廷銓所寫的〈Flash of Light〉,全曲以手碟、木箱鼓、中東鼓與馬林巴木琴作爲獨奏樂器,結構爲前奏、躁動的行板、冥思、熱烈的急板四個段落。陳廷銓表示,希望藉由這首作品,呈現戴含芝絢麗精湛的超羣手藝、熱情奔放的音樂渲染力,以及動人炫目的舞臺光芒。演出將於9月21日在臺北國家演奏廳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