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蛻變 林右昌驅動市港再生

基隆市長林右昌執政8年,驅動大規模城市改造行動,展現國家海洋門戶大格局。(基隆市政府提供/張志康基隆傳真)

有感全球化都會區域競爭趨勢,基隆市長林右昌上任後提出「一個核心、兩個翅膀」和基隆河谷廊帶城市發展策略,他指出,以基隆市港爲核心,整合東北角與北海岸這對翅膀,把基隆放置大臺北首都圈架構,運用文化治理,悉心以「鍼灸式」都市發展策略,調理城市體質,導入設計力構築新時代建設,展現基隆「海洋國門文化地景」新氣象。

北五堵研發新鎮 就業良機

林右昌因應臺北都會區發展面臨飽和,把基隆河谷廊帶視爲首都圈最後的珍貴腹地,他表示,中央、地方攜手合作,在基隆捷運定案後,北五堵區域大片倉儲區將轉型,更是未來20年基隆經濟就業新發動機,搭配基捷興建,將串起內湖、南港、樟樹灣、汐止、保長坑、北五堵、六堵、基隆港市區域,打造「北五堵國際研發新鎮」,成爲新世代首都圈東側新產業廊帶,基隆市民將有更多就近的就業機會。

他指出,基捷沿線的基隆河谷廊帶至北五堵研發新鎮的發展,在中央近年全力協助下,解除假山坡地解編等限制基隆河谷發展的緊箍咒,完成工業區與倉儲區轉型規畫,後續纔有辦法推動都市計劃變更和基捷開發等重大工程,基捷是第一個在綜合規畫階段,即同步納入TOD規畫的捷運開發案。

基捷同步納入TOD 整體規畫

林右昌說,捷運路線以公有土地爲主,場站服務範圍以人本和服務最大化爲原則,規畫捷運開發區支持捷運永續經營,捷運場站做爲發動機引導地區再生,打造均衡具競爭力投資環境。未來沿線各站點,整體轉運規畫上,分析不同使用性質,進行運具配比與停車需求設計,完善大衆運輸網絡。

林右昌表示,透過擬定並務實執行「市港再生標竿計劃」、「山海城串聯再造計劃」、「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劃」、「以校園爲核心環境改造計劃」,歷經8年驅動大規模城市改造行動,展現國家海洋門戶大格局,全新臨港水岸生活新起點,找回港灣城市400年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與城市光榮感。

城博會吸百萬人次 突破框架

經過8年來的打拚,基隆市政府今年6月舉辦「2022城市博覽會」,匯聚各界人士參與,用整座城市的尺度,讓國人看見基隆蛻變,林右昌期許從基隆這個起點城市,邁向疫後新生的起點,做爲國家海洋門戶的無限可能,爲期10天的城市博覽會分4展區,吸引百萬人次參觀。

林右昌說,他在活動中和大家分享上任8年來,如何帶領市府團隊,跳出地方治理的框架,打破狹隘地域主義,拉高視野從北北基桃竹首都圈、甚至全球化的角度,找到基隆這座城市發展定位,一邊償還上任前存在多年的高額市債,一邊積極爭取中央經費建設基隆。

8年減債降幅達56% 財政升級

他分享減債術提及,上任面臨財政負債124億元,負債比高達47.37%,藉逐年降低債務,截至今年8月,基隆市債務餘額55億元,降幅達56%,減債69億元,無短期債務。市府積極爭取中央計劃型、競爭型補助,獲高度肯定與支持,從172億元提升至今年222億元,總預算規模大幅成長29%,財政等級升爲三級。

林右昌強調,藉城市博覽會向國人證明,在城市治理跨越資源貧瘠困境,只要有價值理念、執行力、實踐力,就能改變城市命運,曾是失業率、離婚率、自殺率三高及負債率高的基隆,成功翻轉蛻變,這樣的城市治理經驗,成爲各城市參考指引,「基隆做得到,其他城市也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