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體模組廠Q1獲利 亮眼

在DRAM及NAND漲價效益,以及終端需求回溫帶動下,記憶體模組廠第一季獲利成績單亮眼。其中,十銓每股稅純益4.1元,創歷史新高。圖/十銓科技提供

記憶體模組廠首季EPS

在DRAM及NAND漲價效益,以及終端需求回溫帶動下,記憶體模組廠第一季獲利成績單亮眼。其中,十銓(4967)每股稅純益(EPS)4.1元,創歷史高;羣聯(8299)EPS 12.02元,創同期歷史高;威剛(3260)EPS 3.62元也創下近11季新高。

觀察近5日法人買超,威剛獲三大法人加碼1.66萬張,買盤最力;十銓則有法人合買4,768張,居次,帶動兩檔個股周漲幅分別有13.46%、18.8%。

羣聯的主要股東中,除原有的挪威中央銀行、摩根士丹利、勞退基金外,2024年也新增加了新加坡政府基金入列。

法人分析,記憶體模組廠的業績及獲利長紅,主要記憶體模組廠商老闆經驗老到,搶在記憶體市況反轉之前,逢低買進低價庫存。

而三星、SK海力士及美光等原廠,因不堪虧損,積極減產、控制產能,自2023年第四季起,連二季成功拉昇記憶體報價,記憶體模組廠也受惠差價效益,賺得「滿鉢滿盆」。

展望未來,威剛董事長陳立白指出,AI終端應用產品於第三季起陸續上市後, 可望帶動下半年及2025年更多AI需求涌現,因此,上游供應商無不加速轉進HBM與DDR5產品,但目前高頻寬記憶體(HBM)生產難度與產能耗用率都相當高,在有限產能供給下,2024年DRAM價格欲小不易。

十銓總經理陳慶文則認爲,儘管目前整體需求沒有非常好,但各家原廠積極擴張高頻寬記憶體(HBM)產能,不只是2024年的配額賣光,2025年也差不多,也擠壓DDR4的產能,致記憶體跌價可能性低,隨着第三、第四季旺季來臨,記憶體沒有降價的可能性。

羣聯執行長潘健成對於記憶體報價看法,NAND原廠自2024年第一季開始已恢復正常獲利,因此,目前NAND的市場價格如果趨於穩定,對整體NAND產業的供需將是比較健康的。

反之,如果NAND市場價格在短期內急速上升的話,將可能抑制終端系統用戶的NAND儲存容量,而造成泡沫化(Bub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