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食品吃太多「大腦可能成癮」 中醫曝4種恐怖危害

中醫師黃譯萱建議民衆多選擇原型食物,少吃加工或過度加工的食品,長期吃恐危害大腦與心血管健康。(示意圖/達志影像)

吃美食可以讓人心情愉悅,但小心吃太多加工食品,可能會導致大腦成癮。中醫師黃譯萱提到,加工食品包含添加鹽、糖等添加物,還有一種超加工食品,例如蛋糕、餅乾、玉米脆片、調理包等,多吃恐造成認知、執行功能下降、影響大腦及心血管健康。

中醫師黃譯萱在臉書粉專提到,研究人腦與腸道關係的比利時精神病學家Lukas Van Oudenhove曾表示,富含脂肪和糖類的食物能活化大腦的獎勵制度,高脂肪食品可以減緩悲傷情緒,但進食過後的罪惡感,反而會讓人陷入內疚、自我否定,形成惡性循環。

黃譯萱也提到,市面上常見的加工食品包含添加鹽、糖等添加物,或使用乾燥、殺菌等加工製程,主要爲了延長食物保存、保留風味,而超加工食品的添加物更多,會加入防腐劑、甜味劑、色素、香料等,例如蛋糕、餅乾、玉米脆片、調理包、冷凍食品,期刊《JAMA Neurology》曾指出,長期吃超加工食品,可能導致認知功能、執行功能下降等,還會危害大腦與心血管健康。

英國一名醫師Dr.Chris Van Tulleken曾做實驗,將自己80%的食物換成加工食品,時間爲期一個月,豈料經過一週,他就開始出現便秘、失眠、頭痛等症狀,到實驗結束後,他的體重增加6.5公斤,其中有3公斤的體脂肪,而內分泌檢查結果發現,他的飢餓素上升30%、瘦素則減少,表示大腦所發出的訊號,讓他變得更容易餓。

黃譯萱最後提醒,減重時儘量選擇原型食物,不要吃精緻與過度加工的食物,雖然這類食品很好吃,但飲食上的快感會與腦內多巴安獎勵系統產生新連結,就類似於「成癮」。建議民衆多吃原型食物或低加工食品,若想抒發情緒,可以使用其他方法,例如運動、唱歌、閱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