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島嶼防衛 日本計劃在釣魚臺部署2千公里的反艦飛彈

日本研發新式次音速反艦巡弋飛彈,採用模組式設計,除了反艦打擊,也能對陸攻擊。(圖/日本防衛省)

日本防衛省宣佈,爲了加強島嶼防衛,已經啓動了一項長程反艦巡弋飛彈的研發計劃,預計部署在沿海地區與離島,包括釣魚臺列島在內的島嶼,理由是阻止中國大陸對「第一島鏈」的軍事壓力。

戰區(The Drive –The Warzone)報導,日本防衛省在6月 6日發佈的新聞稿提到,「新型巡弋導彈的研發合約授予川崎重工(KHI)」。雖然新聞稿沒有提到研發費用,但日本在 2023 財年預算,已撥出2.57億美元用於「研究新型多任務反艦飛彈」,所以合約價格也應也差不多是如此。

同樣的報導提到,日本的新型巡反艦巡弋飛彈,其射程將達到2,000 公里,以防衛日本廣大而分散的各處離島,包括釣魚臺列島、小笠原羣島等。防衛省還有公佈該型飛彈的概念剖面圖,標題爲「島嶼防衛用新對艦誘導彈」。可知飛彈尋標器有兩個獨立的感測設備,中段是「模組化彈頭」。中間有一對彈出式長翼,後方則是四片可折式尾翼,機腹爲進氣口,顯然以小型渦輪扇引擎爲動力,據信爲KJ300型。

川崎重工在今年3月的日本防衛展(DSEI Japan 2023)上,就有提出島嶼防禦反艦飛彈的比例模型,據詹式防衛(Jane’s)的報導,此飛彈在巡航階段,採用慣性導航系統 (INS) 和全球定位系統 (GPS) 引導,接近目標區後,開啓紅外線 (IR) 和/或雷達射頻 (RF)尋標器,進入終端引導情況。這種多重尋標器的模式,將使飛彈更不容易受到反制與誘騙,是如今相當主流的的設計。

島嶼防衛反艦飛彈的長度,應在6到10公尺之間,以0.8 馬赫飛行的亞音速,可能有匿蹤設計。川崎重工強調,它最大的特點「模塊化彈頭」,可以按任務略做改裝,執行包括陸地攻擊、電子戰,甚至偵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