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新冠進化?研究:抗病毒藥物Molnupiravir釀新冠突變

25日發表於《自然》期刊的研究指出,抗病毒藥物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可能導致新冠病毒突變,這些有特定突變的病毒也被發現可能在人羣間傳播。(資料照/中時資料庫、摘自美國默沙東集團默克公司官網)

一項昨(25)日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的研究指出,臺灣也有使用、用來對抗新冠的抗病毒藥物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可能導致病毒突變,這些有特定突變的病毒也被發現可能在人羣間傳播,令科學家關注這款藥物有沒有可能加速新冠病毒進化。

綜合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美國CNBC報導,美國藥廠默沙東研發、受到全球廣泛使用的抗病毒口服藥莫納皮拉韋,原本的作用機制是讓新冠患者體內的病毒突變,進而讓病毒弱化、甚至自毀,最終降低患者體內的病毒量。

不過25日刊登於《自然》的最新研究發現,即便患者服用莫納皮拉韋,病毒有時仍能在療程後存活下來,甚至出現高度變異的病毒,這些突變過的病毒也被發現偶爾在患者間傳播。

美國與英國科學家最初分析全球1500萬筆新冠病毒基因組,以瞭解出現了哪些 突變,以及何時發生變異。

科學家發現,2022年多國採用莫納皮拉韋治療新冠肺炎後,有特定變異的病毒反覆出現。

科學家也在文章中羅列三大證據,包括最常在英國、美國、澳洲、日本等使用莫納皮拉韋的國家發現這些有特定變異的病毒;較常在老年患者中發現這些病毒,老年患者較有可能服用莫納皮拉韋。

此外,科學家也挑選部分有上述特定突變的病毒樣本,詢問英國衛生安全局(UK Health Security Agency,UKHSA)當中哪些患者服用過莫納皮拉韋,報告主要執筆人、倫敦法蘭西斯克利克研究中心(Francis Crick Institute)遺傳學家桑德森(Theo Sanderson)說:「數量比你預期的還要高得多,再次表明是莫納皮拉韋造成的。」

科學家強調,沒有證據顯示莫納皮拉韋產生更易傳播或更危險的變異株,桑德森說這些突變特徵非常明確,但至今「沒有在任何廣泛傳播的變異株上看到這些突變特徵,現階段還沒有因爲莫納皮拉韋引發的廣泛傳播」。

不過科學家也擔憂,突變增加了病毒的遺傳多樣性,爲後續進化的可能性提供更多空間。

桑德森說:「人們對莫納皮拉韋有些疑慮,研究結果讓這些疑慮更爲具體,我們知道這些病毒在大量突變後仍能存活,並且某些案例中仍能傳播。」

科學家指出,研究成果顯示,持續評估莫納皮拉韋的風險與好處,以及其他以類似機制作用的藥物是相當重要的。

目前科學家希望瞭解的是,這些藥物引發的突變,能否解釋牛津大學2月調查抗病毒藥物有效性時發現的不尋常結果,當時牛津大學發現,服用莫納皮拉韋后,第一週患者體內的病毒量降低了,不過後續2周內病毒量又回升了,這種情況確實有可能在藥物創造更能逃脫免疫防禦的變異病毒時發生。

「這是否意味着我們應停止使用莫納皮拉韋?」未參與這項研究的英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病毒學家葛里芬(Stephen Griffin)說,有些人建議重新考慮是否單獨使用莫納皮拉韋,「但它不應該被棄用,如果與其他藥物合併使用時,可能仍有價值」。

針對這項研究,默沙東集團(Merck & Co.)稱研究人員依賴基因體定序的地點與時間的「間接關聯性」,強調莫納皮拉韋削弱病毒複製的能力,從而降低傳播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