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漁」過期魚貨改標轉賣大賺黑心錢 董座夫妻被起訴

臺中檢警查獲連鎖餐廳「江小漁」販賣過期改標魚貨,進行商品封存。(資料照片)。

臺中檢警查獲連鎖餐廳「江小漁」販賣過期改標魚貨,進行商品封存。(資料照片)。

中市知名連鎖「江小漁酸菜魚火鍋」楊姓負責人夫妻,自越南進口巴沙魚(鮎魚),受疫情影響未賣完,涉嫌將過期魚貨改標賣給加盟店大賺黑心錢,臺中檢警會同衛生局循線查扣改標及未改標的過期巴沙魚高達43公噸,檢方全案偵結,依僞造文書罪起訴楊姓夫妻兩人。

威晶公司經營「江小漁酸菜魚火鍋」品牌連鎖加盟,並進口食品,楊男是公司負責人;香椒公司負責將威晶進口食品銷售給各加盟店,由楊男妻子戴女當負責人,她也是「江小漁酸菜魚火鍋」公益店負責人,兩公司由楊男營運經營、戴女負責行政工作。

楊男夫妻自2018年1月26日起至2020年1月6日期間,以威晶公司名義陸續自越南進口巴沙魚(鮎魚,又稱芙蓉魚)共4809箱,保存期限分別自2021年2月15日至同年11月6日,冰存在中市某家冷凍倉儲公司,該批魚貨轉售給香椒公司,再由香椒公司賣給各加盟店。

受疫情影響,巴沙魚貨未能在保存日期內全部售出,楊姓夫妻爲避免損失,將魚貨運到威晶公司的小冷凍庫,並指示不知情員工變造商品標籤,內容標示「保值期:24個月」,覆貼在舊標籤的保存日期欄位;或撕毀原標籤,貼上變造標籤。

楊姓夫妻將過期改標的巴沙魚賣給4間加盟店,佯稱巴沙魚未逾保存期日,共賣出281箱,每箱10公斤、每公斤105元,總金額29萬5050元。

臺中市衛生局在今年初接獲舉發,由檢方指揮保七總隊第三大隊,會同臺中市食藥處在1月16日下午展開搜索,查扣報廢品處理書、出貨明細及售價等資料,並查獲楊男在今年1月14日將過期巴沙魚351箱運到新竹某牧場、15日運150箱到臺南養殖場銷燬;檢警又在冷凍倉儲公司查扣到過期巴沙魚3837箱。

楊男夫妻坦承犯行,並表示,加盟店負責人及代理人均不知商品過期改標等事。

檢方認定,楊男夫妻將過期巴沙魚商品變造標籤後,賣給加盟店涉犯變造私文書、販賣虛僞標記商品及詐欺取財等罪,從一重以變造私文書罪處斷,將兩人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