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老闆都瘋了,學科教育賺瘋了,素質教育賠瘋了?

學科類坐地起價,一位難求,月入百萬不是夢。素質類出勤困難,新招沒有,褲衩子都穿不上了。

近日,有網友在網上發佈了這一段話,話題迅速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隨着雙減政策不斷的推進,一批機構紛紛倒閉關門,但是隨着社會和家長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在這個背景下,學科類培訓的需求也日益增長,市場的需求還在不斷的擴大,所以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的問題。

1、培訓老師需求量大但是優質教師稀缺隨着教育的重視程度提高,學生們對學科類培訓的需求也不斷增長。不少父母爲了讓孩子有較強的競爭力,不得不加強軍備競賽,不斷提高教育的投資,學生爲了提高學習成績,選擇參加學科類培訓,這導致了培訓老師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但是優質的教師資源仍然稀缺,部分的老師忙於教學,沒有時間進行深度學習,導致教學水平不能提升。還有少數老師僅僅是爲了一個工作,並不想提升教學能力。

2、從正規轉入變異從公開轉入地下成本必然增加

隨着雙減政策不斷深入,多所培訓機構都關門,一部分教師被迫融入社會,這批老師在無法在正規的機構任職,只能私下對接家長和學生,形式更加隱蔽,承擔的風險更大,根據市場的規律來看,資源稀缺必然導致價格上漲,單獨在外代課老師的收入往往比在機構更多,還有一部分是在職的老師,也會單獨在外代課,這些都是導致由原先的正規變成變異培訓,由此帶來的代價就是家長需要付出更多的錢財。

3、學科類培訓老師的收入水漲船高

隨着學科類培訓老師需求量的增加,正規的培訓機構爲了吸引優秀的老師,也不得不提高薪資待遇。一些優秀的學科類培訓老師的年薪甚至達到了百萬。這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從事學科類培訓教師這個職業。

據南京某一位機構的校長告訴我們,現在主要的成本不是校舍的租賃費用,而是人力成本,人力成本佔據了支出的大頭,一位教師每月至少有上萬元的工資,高的甚至達到幾萬一月,這其中還不包含五險一金等費用,但,即使人工成本過高,但也不得不做,因爲大部家長還是要看教師的能力和水平,沒有優秀的教師,機構的口碑會下降,隨之報名的人數也會減少。

我們也給幾位在南京單獨教數學的教師算過一筆賬,暑假兩個月,除了每週休息一天,其餘時間每天幾乎都是4-5個班,每個班孩子大約有40-50人左右,每個班上課大約半個月左右,每位學生每期的學費大約是3000-4000元左右,除去休息日,半個月可能就收入到了百萬。一個暑假一套房並不是吹牛,而且這個也是很多年前的價格了。

4、學科類培訓老師的競爭加劇

隨着學科類培訓老師收入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從事這個職業。這導致了學科類培訓老師市場魚龍混雜,競爭加劇,一位優秀的老師往往會面對多個培訓機構的邀請,也會在多個培訓機構兼職,畢竟誰也不願意與錢過不去。同時,培訓機構也會加大招聘力度,力爭吸引到最優秀的老師加入,這也是導致培訓費用越來越高,越來越貴的原因之一。

但最終的成本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反過來,爲什麼素質教育卻賠瘋了?

因爲在經濟環境整體不好的情況下,學科培訓費用上漲,必然導致家庭的支出減少,家長會優先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學科培訓上,首先取消的就是非學科的素質教育培訓。畢竟沒有了成績,唱歌跳舞再好,在升學上也是沒有太大的用處。素質教育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教育確實需要改革了,如果根本的選人的制度不變,最終,還是會出現以上的情況,甚至越演愈烈。

網友留言:

@Alpsdream:好的老師的確貴,不管了,我反正躺平了,沒錢給孩子砸,看他們自己造化了,攢下來的錢以後給他們買房支援一下吧,學歷貶值太厲害了,我跟他爸都不是打工人,學歷不太重要,學識和性格還有身體素質纔是最重要的。

@千山書舍:我女兒學奧數的班有兩千多人,一個班35個孩子,一年學費一萬零八百,和學校一樣,關鍵是還要考試,考的不好還不要

@momo:現在不是奧數取消了嗎,搞不懂學這個還有啥意義,上海初中都是搖號或者對口,這種奧數學的毫無意義,又不是人人都是靠競賽進清華的料

@千山書舍:因爲現在學校考這個,我們家是閨女自己想去學,因爲有的題型她搞懂了就會很開心,她願意上我們就讓她上,不願意上我們就會停掉,尊重她的意願

@momo:不管學科還是非學科,只要跟升學掛鉤都不便宜。你只看到了學科賺錢,但流失也很明顯,更何況還跟做賊一樣。素質類考級、拿證、俱樂部那些,哪一個費用低了咯,而且大多數還是按45分鐘一次課或1小時一次課收

@River:素質類流失更多,你說話要有依據好吧不能張口就來,現在大家口袋都空了,首先放棄的就是素質類,文化課是萬萬不能丟下的藝術類的流失基本是不學了,學科類流失那是換更好的老師去了

@異己醛:emmmmmm我身邊的鋼琴老師都是一節課1500+我纔是羨慕死了!!!但是沒辦法,我只能提高自己業務能力!

@月魔瞳:主要是學科類正趕上人口高峰和高中分流,大家拼命卷。素質類主要面向低齡,正趕上人口減少。稍大點的孩子覺得學素質類影響文化學習,也不讓報了。

@胡說八道:看看韓國,再這樣下去真的沒人了,既然大家都有培訓需求,爲什麼不政府牽頭搞優惠又有品質的培訓班,20塊的東西非要搞到大家200塊去買

@NN豆:哪天中考高考考素質,就輪到素質賺瘋。真正的指揮棒是什麼什麼,大家都知道。

@禿頭少女:政策收緊偷摸幹,風險大,價格就升了

總結:學科類培訓老師供不應求的現象導致了他們的收入水漲船高,年入百萬的現象也不再罕見。

作爲家長最需要做的就是理性選擇,給孩子安排合理的培訓,不跟風,不盲從,根據家庭的經濟狀況和孩子的具體情況在能力範圍作出合理選擇。

對此,您怎麼看?歡迎文章末尾留言。

文章來源:家長微言,封面圖片來源:pixabay

升學、擇校、遊學、

保研、夏令營、志願者

趕快加微信獲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