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科技、醫療 全齡運動顧健康

《中國時報》日前舉辦「全齡運動 動起來!」論壇,與會者有菲特邦健康管理執行長邱柏豪(左到右)、MOVE運動科技大聯盟召集人相子元、教育部體育署副署長林哲宏、主持人中時副總分核黃如萍、斯博森運動會館執行長/球星郭泓志、長庚運動醫學團隊副主席周文毅。(鄧博仁攝)

甫落幕的東京奧運,許多人看到我國運動員的優異表現,但運動除了「競技運動」外,還有「全齡運動」提供休閒、養生等功能,據國健署研究,即使是平均年齡近75歲的長輩,也能有效的提升體能、改善認知功能、減少憂鬱,大幅提升生活品質。

《中國時報》日前舉辦「全齡運動 動起來!」論壇,邀請教育部體育署副署長林哲宏、長庚運動醫學團隊副主席周文毅、斯博森運動會館執行長/球星郭泓志、菲特邦健康管理執行長邱柏豪及MOVE運動科技大聯盟召集人相子元等產官學者及運動員與會,一起討論如何結合科技、醫療等,協助民衆建立正確運動習慣,提升運動效能,讓生命不只是長壽,更得到身心全方位的健康。

臺灣運動產值 年約5000億

教育部體育署副署長林哲宏表示,目前全臺灣各地的公有運動中心共有49座,在縣市政府的爭取之下,今年再度編列預算支持20座運動中心,如以臺北市來講,較大型的國民運動中心一年中就有100多萬人次,加上如World Gym等在全臺有105家、6000多位從業者等,臺灣的健身產業蓬勃發展。

林哲宏提及,體育署除了推廣運動,提高規律運動的人的比率外,也辦理運動博覽會,希望帶動運動產業,目前估計運動產值每年有5000億元。

斯博森運動會館執行長/前球星郭泓志則現身說法指出,爲國爭光、華麗轉身之後,競技運動員退役後面臨的健康、轉職等問題,希望體育政策、產業面照護這些爲國付出多年的選手。

東奧表現亮眼 長庚扮推手

長庚運動醫學團隊副主席周文毅說,長庚醫院董事長王瑞慧有感於臺灣人才天分不俗,但往往於成長過程中缺乏照護,2014年起即推動「長庚運動醫學防護計劃」,結合復健科、骨科、中醫科、神經外科等13專科,組建國內第一個也是最健全的運動醫學防護團隊。卓越的績效,不僅屢獲教育部體育署體育推手獎的肯定,今年東奧選手的傑出表現,背後都有長庚運醫防護隊的身影。

MOVE運動科技大聯盟召集人相子元以今年首位跑進2小時的馬拉松選手爲例,運動產品製造商NIKE利用大數據等運動科技,爲選手設計出最適合的運動鞋,進而創造佳績,該款運動鞋也大賣;穿戴式產品、虛擬訓練5G、AR、VR、大數據等科技應運於運動,美國一家被稱爲獨角獸的新創公司還未上市市值就超過10億美元,可見運動科技的市場前景龐大,跨領域的結合將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