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衝電子支付 擬簡化實名認證

爲力推電子支付發展金管會研議簡化使用者身分實名制的認證,在一定調整期間及額度內,可採手機號碼認證。

「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上路屆滿 1年,迄今專營業者還停留在試營運階段,主要卡在「實名制」轉換上。對此,金管會研議簡化使用者身分認證,在一定調整期間及額度內,對於代理收付實質交易款項買方,得僅採行「確認使用者提供的行動電話號碼方式辦理

銀行局轉述,業者提出的 4大建議包含:不需實名註冊;連結手機號碼或電子信箱社羣媒體帳號;連結手機號碼或社羣媒體帳號;延長調整期間。

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實施時,已給予電子支付業者 9個月的調整期。銀行局副局長呂蕙容轉述,業者建議調整期可拉長至 3年,至於調整期延長到何時,還需再研議。

呂蕙容指出,在專法上路前設立的電子支付機構,比較會有延長緩衝期問題官員透露,緩衝期可能會在 1年以上,但確切時間長短還需要再研議。

另在儲值限制方面,金管會表示,將參酌「記名式電子票證連結存款帳戶業務方案,開放約定連結存款帳戶進行儲值。

根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統計,截至15日爲止,共有 5家專營電子支付機構及22家兼營電子支付機構取得許可,其中有10家兼營業者已開始營業。而遊戲橘子旗下樂點行動支付今天宣佈啓動試營運,成爲全臺首家啓動試營運的專營電子支付機構業者。105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