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逼近歷史高檔 法人:不宜躁進

元大S&P黃金ETF研究團隊指出,截至11月22日爲止,標普高盛黃金ER指數較於前周收盤價,上漲1.46%,黃金期貨2月合約以2013.2美元作收。本週適逢感恩節假期,交投較爲清淡,數據顯示全球央行黃金買盤強勁以及排燈節旺季效應強,印度10月黃金進口創31個月新高,一度激勵黃金現貨價格突破每盎司2,000美元。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認爲,對中東情勢的擔憂,加上聯準會連續兩次會議暫停升息,加深市場對本波升息已經結束或更接近終點的樂觀期待,避險需求加上美國公債殖利率與美元回軟,激勵金價在近期明顯攀高,金價站穩於季線與半年線1,930美元~1,940美元之上。

大華銀投信強調,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發表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全球央行購買黃金量藏來到55年以來新高,達到了創紀錄的387公噸。外資報告分析,如果央行對於黃金的需求保持強勁,且投資人因對於降息的期待開始購入黃金,將對金價後市提供樂觀前景。

由於就業市場穩固,使經濟表現強勁,法人預期,高利率仍將維持一段時間,金價在短期激情過後,仍需苦守高利率數個月,因此,要讓金價出現續揚且結構性走高,恐怕還得再等等。金價真正突破2,000美元的時機尚未成熟,可能需要看到疲軟的經濟數據才能產生可持續的上漲動力,且地緣政治降溫也可能讓金價漲勢趨緩,建議不過度躁進,透過分批進場來掌握投資機會。

富蘭克林黃金基金經理人史蒂芬‧蘭德說,投資黃金四大指標,一是黃金可能會在央行中重新流行起來,作爲貨幣的替代品並作爲一種不受任何國家、政府或金融體系約束的儲備貨幣。

二是黃金可做爲弱勢美元的對衝;三是金礦商持續發放股息和股票回購並持有現金以應對艱難時期,限縮黃金供應;四是避險資產,市場不確定性提高,在投資組合中納入避險工具是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