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金寧中小學「設計學習」成果展 學子用創意解決祭拜剩食

金門縣金寧中小學今日慎重舉辦「祀事如意-今天想來點…」設計學習成果展,以祭拜後的剩食問題爲發想,幫助金門媳婦解決難題。(於家麒攝)

金寧中小學校長宋文法(中)與廣達文教基金會科創處協理廖靜如(右)互贈感謝狀,感謝其支持與協助,陪伴學校進行課程發展。(於家麒攝)

由廣達文教基金會推動之「設計學習」合作案全國已有20個學校加入成爲夥伴學校。金門縣金寧中小學在112學年度也申請加入,其國小部利用整個學期的時間,以「策展任務」爲目標,讓學生自主合作策畫出一個展覽,今(10)日下午慎重舉辦「祀事如意-今天想來點…」設計學習成果展,以祭拜後的剩食問題爲發想,幫助金門媳婦解決難題;藉由動手實作,整合知識,讓每一位學生能在完成任務的歷程中,看見自己的「學習價值」。

據瞭解,廣達「設計學習」計劃爲廣達文教基金會自102學年度推出的教育創新計劃,以任務導向學習 (Project-Based Learning,簡稱PBL)與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爲理論基礎,在臺灣教學現場推動已超過10年,藉由具體的行動方案協助各縣市學校師生,透過實踐任務的歷程,轉動教與學,帶給教室不一樣的教學風景。

金寧中小學校長宋文法表示,特別感謝廣達文教基金會的支持與協助,陪伴學校進行課程發展,呼應時代的變革,以學子的學習爲中心,培養建構性的生活問題解決能力,也感謝金門縣政府教育處對學校教育的重視,長期挹注學校經費與資源,發展學校特色課程。

宋文法強調,該校長期透過多元的校訂課程,活化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科技力與問題解決能力。今年國小部六年級校訂課程「在地創生」,便以設計思考的創新思維爲主軸,結合SDGs目標「責任消費及生產」,讓學生透過跨域、系統化的思考、設計學習,探究金門祭祀飲食文化變革的可能性,與永續發展目標結合,運用創意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

金寧中小學國小部六年級學生探究金門祭祀飲食文化變革的可能性,與永續發展目標結合,運用創意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於家麒攝)

爲了幫助金門媳婦解決拜拜吃不完的問題,學生進行多次的訪談,收集相關資料,進行設計作品的原型製作。(於家麒攝)

課程核心老師林靜儀指出,在平日的課程中,引導學生運用觀察與訪談方法,讓孩子回到家中,覺察祭祀與生活的連結,特別是祭拜後剩食的問題。爲了幫助金門媳婦解決拜拜吃不完的問題,學生進行多次的訪談,收集相關資料,進行設計作品的原型製作。學生們集思廣益,創意點子共分爲三個展區:「替代之祭」、「折變之祭」、「捏塑之祭」。每位學生充當小小設計學習師,展覽中用心解釋自己的作品設計理念,獲得來賓們高度的讚賞與肯定。

校方則表示,設計思考不僅能夠串連使用者及相關利益關係人一同合作共創,更以人性化、視覺化手法降低跨領域溝通的門檻,提升組織決策效率,促成實質的跨領域合作。此外,快速原型實作與敏捷跌代,有效縮短了產品開發時間,並取得了有價值的回饋。透過持續的課程設計變革,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提升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與跨領域合作的能力,爲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