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興機場旅客量將超4500萬人次

3月1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一體化發展白皮書(2014-2023年)》(以下簡稱《白皮書》)正式發佈,《白皮書》從六個方面充分展現大興機場國家發展新動力源建設投運的歷史過程,全面梳理十年來臨空經濟區一體化發展的成果成效。北京青年報記者從發佈現場瞭解到,2023年大興機場正式進入“三千萬級”機場行列,2024年機場旅客量將超過4500萬人次。

連續三年獲評國際“最佳機場”

《白皮書》顯示,大興機場作爲國家發展新的動力源,正在不斷釋放新動能。發佈會上,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聯合管委會主任張華介紹,自2019年9月投運至2023年底,大興機場累計完成航班起降約76萬架次,旅客吞吐量9397萬人次,貨郵吞吐量約64萬噸。連續三年獲得國際機場理事會(ACI)最佳機場獎;航班整體靠橋率達88%以上,在國內13個國際樞紐機場中排名第一。

首都機場集團大興機場黨委委員、財務總監趙建華表示,投運以來,大興機場業務量穩步增長。2023年,大興機場業務量迅速增長,全年保障旅客3941萬人次,正式進入三千萬級機場行列。2024年,預計旅客量將超過4500萬人次。不僅如此,《白皮書》中明確,臨空經濟區“國際交往中心功能承載區”效應已加快凸顯。“雙自貿”開放優勢不斷增強。累計形成北京市“兩區”建設創新實踐案例、河北省自貿區制度創新案例23項,形成國家級最佳實踐案例2項。

根據《白皮書》,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國家航空科技創新引領區”正在加速構建,臨空特色產業加快培育,重點發展航空物流、航空科創、生命健康、數字經濟四大產業。截至2023年底,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累計註冊企業9932家,引進重點產業項目152個,建成投產投運的重大產業項目30餘個。

截至去年底累計註冊企業9932家

出臺150條支持重點產業的細化政策;設立4家院士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落地北京市首個市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構建“新國門”人才、“興廊計劃”等人才引進支持體系;與國開行簽署開發性金融合作協議,設立170億元產業類基金……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不僅要素支撐逐步完善,承接能力也在不斷增強。“目前臨空經濟區已建在建產業載體達300萬平方米,兩基地入選全國首批‘科創中國’創新基地。”張華表示,臨空經濟區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初顯成效,截至2023年底,廊坊片區落地21個非首都功能疏解產業項目,總投資額165億元。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聯合管委會副主任、大興片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滿羣傑表示,目前,臨空產業初具規模。推動“二四六”產業空間載體建設,已建成3個載體,在建5個產業載體。截至目前,累計註冊外資企業170家。上線北京市首個數據安全與治理公共服務平臺,形成全國首例數據合規出境案例。京津冀地區首個上線的“京貿興”新型國際貿易公共服務平臺爲50多家企業提供覈查服務,覈查金額達20億美元。全面承接196項市、區兩級行政權力,成爲北京市首個綜合性信用評價管理先導園區。

港區融合高質量建設航空新城

《白皮書》提到,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正向縱深推進。張華介紹,通過協同發展體制創新探索,目前正逐步建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京冀聯合工作領導小組+聯合管理委員會+大興、廊坊兩片區管委會、平臺公司”的“1+1+2”管理體制。大興機場和臨空經濟區命運共同體加快構建。成立大興機場黨建聯建聯席委員會,包含成員單位48家;成立臨空經濟區協同發展委員會,探索港區城協同發展合作示範機制,包含成員單位37家。

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廊坊片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李寧表示,目前北京河北兩地政策同標互認實現突破。其中,推動京冀政務服務“自貿通辦”窗口上線,近3500項北京政務服務事項在廊坊片區實現跨區域無差別辦理。實現自貿試驗區範圍內食品生產許可、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許可等5批次203個事項在京津冀三地“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建成首個政務“曉屋”,15省35市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跨省“一屋通辦”。

此外,《白皮書》顯示,臨空經濟區加快港區融合,一座高品質航空新城正拔地而起。據悉,已完成各專業管網建設1277公里,建成綜合管廊41公里。建成及在建道路里程達330公里,6條跨省主要道路實現聯通。數智城市運營中心投入運營,成功打造智慧政務、智慧規劃管理、智慧應急調度等一批應用場景。此外,已建在建安置房約1200萬平方米,現有中小學、幼兒園17所。已建在建二級以上醫院3所,建成區域級綜合體育館,新建社區“一刻鐘社區服務圈”覆蓋率達100%。完成生態綠地建設、平原生態林建設工程1.6萬畝,河道治理55公里,公園綠地4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91%。新建綠色建築佔比100%,高星級綠色建築面積達630萬平方米。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蒲長廷

來源:北京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