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驢友戶外事故那麼多 爲什麼總招來罵聲?

如今,越來越多的驢友參與到戶外運動中,雖然大家都知道 “戶外有風險遊玩需謹慎“!但我們總會看到大量的戶外事故新聞,因爲這些人多活動在人跡罕至的區域。迷路失聯失溫情況絡繹不絕,今兒我們就盤點下2019年那些令人傷感和遺憾的故事,還有那些不得不知的戶外運動急救知識。

1、廣東籍獨行俠穿越貢嘎 高反肺水腫遇難

2019年1月7日,失聯廣州驢友的遺體海拔3500米左右的一處帳篷內被發現,初步判斷,死因爲高原反應引起的肺水腫。貢嘎山位於四川省康定以南,是大雪山主峰。周圍有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45座,主峰海拔7556米,高出其東側大渡河6000米,是四川最高峰,被稱爲“蜀山之王”,多年來倍受徒步穿越者青睞。此前,驢友穿越貢嘎山曾多次發生傷亡事故

高原肺水腫:一般指海拔3000米以上出現靜息時呼吸困難、胸悶、胸部壓塞感、咳嗽、咳白色或粉紅色泡沫痰,患者感全身乏力或活動能力減低。.吸氧是治療和搶救中的主要措施。

2、18名驢友被困浙江江山多方上演極速救援

11月下旬,浙江江山市公安局峽口派出所歷經12小時,翻越大山,徒步搜索30餘公里,最終成功營救18名被困深山的驢友,其中一人受傷嚴重。驢友因對地形不甚熟悉,加上夜晚降臨,一時迷了路失了方向,再加上隊友不甚跌落“懸崖”受傷,情況十分危急。情急之下驢友毅然選擇撥打110求救。當地民警立即聯合紅十字會等救援力量,以最快速度趕到救援地點。最終受傷的驢友的傷勢也比較平穩,暫時也無生命危險。

迷路和地點不熟:在戶外進中,一定要保持和隊伍在一起,還要特別留意周邊環境情況、沿途的特殊標誌物,時不時回頭看看走過的路,做一下記錄或在行進途中做些標記,這些都能方便自己找回正確的路。

3、找了一年 北京鳳凰嶺失聯女驢友確認遇難

2018年5月26日,驢友朱女士前往鳳凰嶺登山,不喜歡多人的朱女士選擇自己一個人獨自前往鳳凰嶺。 隨後失聯,警方接到報案後,發動了大量的資源參與救援,除了消防、派出所,自發的驢友,還有十幾支民間救援隊,300人大搜救未果。6月3日,持續7天的大規模搜救排查結束,但依然有熱心的旅遊及搜救隊默默堅持,一年來仍沒有任何線索。直到2019年5月4日,兩名驢友在攀登鳳凰嶺時發現一具骸骨,後骸骨身份確認是失聯一年的朱女士。

獨行風險大:如果你沒有足夠的實力、經驗和對目的地的詳細瞭解,請不要獨行,戶外登山不是任性獨行,最強者也講究團隊合作!

4、小夥羌塘無人區失聯50天被找到,中途拋下女友和隊友

今年3月5日起,三名戶外愛好者馮浩林夕(非本名)、李志森三人,計劃橫穿1500多公里的羌塘無人區。4月17日,李志森和林夕完成穿越,次日纔對外披露並報案,稱馮浩“私自離隊退出”,而此時距離馮浩失聯已有33天。此後,李志森與林夕隨相關部門搜救。值得慶幸的是,5月5日,馮浩在失聯50天后被找到,他當時已斷糧7天。

4月底有網友網上爆料稱:“一名90徒步愛好者羌塘無人區失聯,女友坐在地上哭他也沒回頭”,這段爆料一出立即引起不少網友的關注,一部分網友譴責這些喜歡追求冒險的人,不尊重生命!另一部分網友則對“三人行”比較感興趣,大家紛紛好奇這名男子爲何會拋下你們自己的女友獨自離開,而且還留下女友與另一名男性單獨呆在一起,這一點讓人覺得難以理解。關於這個事件,網上有大量的報道,堪稱中國2019年最轟動的戶外故事。

禁止非法穿越無人區: 2017年11月23日,青海可可西里、新疆阿爾金山和西藏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發佈公告:禁止一切單位或個人隨意進入保護區開展非法穿越活動,違法違規又冒險的行爲,不僅是對個人的不負責,而且還是對國家公共資源浪費

驢友貿然行動失聯,有償搜救引起大量討論

幾乎每次遇險事故發生後,社會各界在牽掛遇險驢友安危的同時,都會引發一場“驢友遇險,誰來爲救援埋單”、“救援是否浪費社會公共資源”的大討論。但近年來,主流輿論認爲:“現實中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多,作爲國家公共資源來說,首要任務就是要保障公共利益的需求,但爲數不少的對私人救援,就意味着公共資源對公共需求的‘脫崗’,這本身也是一種潛在的公共安全危機。”社會各界的救援是出於一種人道主義精神,而絕不是理所應當的付出。如果驢友們沒有這種清醒的思想認識,就會繼續我行我素,就會繼續讓社會各界爲驢友的失聯救援買單。如果長此以往,社會各界的救援也會失去應有的耐心。

面對某些驢友的探險任性表現,必須建立健全法治管理操作規範。只有把驢友的戶外探險納入法治化管理軌道,才能讓驢友的野外探險受到法律約束和保護。自助遊的自由行動必須限定在一定的法制監管範圍之內,絕不允許無邊無沿的自由。

你認同他們的說法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