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啡昔比 臺灣咖啡節異業結盟 邁向國際

臺灣咖啡節「今啡昔比」,異業結盟邁向國際,在雲林縣長張麗善(前排右二)帶領下,展現咖啡原鄉風華與創新。(雲林縣政府提供/張朝欣雲林傳真)

臺灣咖啡節雲林飄香,展現咖啡原鄉風華與創新!雲林縣身爲全臺農業產值第一大縣,除了糧食作物外,經濟作物也是非常重要的農產發展重點,咖啡就是其中重量級代表。縣府與民間攜手合作透過持續的行銷活動,重新擦亮「日本皇室御用」的古坑咖啡品牌。

讓古坑咖啡再次揚名的重要活動「臺灣咖啡節」,今年邁入第21年,不但結合超過30家企業異業結盟合作,還借力於縣政府國際事務辦公室的成立,邀約瓜地馬拉、馬紹爾羣島、印尼、日本、菲律賓等5國大使及代表前來參與活動。

雲林縣古坑鄉佔了地利優勢,無論是高度、溼度、氣候、地理位置,皆與世界知名咖啡產區有許多相似之處,20世紀中葉日據時期,由於日本本土市場對咖啡需求量龐大,爲減少對外貿易開支,因此計劃性在臺灣植栽咖啡樹,古坑所植栽的阿拉比卡咖啡豆深受日本市場喜愛,長年限定直送天皇、貴族飲用,獲得「御用咖啡」美名,奠定當時臺灣咖啡首選地位。

因此在戰後唯一市場消失後,國民政府尋求美國支援,希望能持續扶植雲林咖啡產業,但由於對其他區域市場缺乏銷售管道與經驗,臺灣本地市場也尚未成熟,導致咖啡種植迅速萎縮。

古坑咖啡從蟄伏到再次登上舞臺中央,華麗轉身的契機可說是因禍得福。在1999年921大地震與2001年納莉風災後,古坑鄉遭遇嚴重土石流災害,公所與縣政府帶領鄉民重建家園過程中,開始同時進行社區營造與產業轉型,在古坑華山村打造生態旅遊與咖啡休閒農業。

古坑鄉民們於是陸續將當時種植的檳榔與茶樹,轉種植具有歷史傳承意義的咖啡,咖啡產業因而再次興盛,2003年舉辦了第1屆「臺灣咖啡節」,開啓了「魔豆傳奇」旅程,讓雲林古坑再次成爲臺灣咖啡原鄉。

古坑鄉自此打響臺灣咖啡原鄉的名號,也吸引全臺民衆來到雲林,尋找屬於臺灣本土的咖啡體驗,臺灣咖啡節也一戰成名,每年估計帶來近百萬人次遊客,成爲著名的觀光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