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敵意併購 黃天牧:易胎死腹中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圖/魏喬怡)

金管會2022完成國內首樁「非合意金金並」、即富邦金併購日盛金,讓外界關心今年是否也有敵意併購的可能、幾家符合資格。金管會2023年新春記者會上,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指出,整並議題大家都關心,這麼多年來金管會立場是一致的,金融合並易「胎死腹中」,金管會提供一個被大家認可的法制環境,主動權還是由金融機構自己本身決定。最新估算,有6金控、7銀行可發動敵意併購。

黃天牧表示,這麼多年來金管會在整並的立場是一致的,多年來提供有利的法規環境,哪些金融機構要合併,自己要做好評估。但過去一、二十年來許多合併案「胎死腹中」或非常辛苦,近二年看金控合併有一些特別的成就條件,過程中很多問題是外界難以想像,例如星展銀並花旗銀就蹦出勞工問題等。

「金金並不只是一加一等於二,還有主客觀、利害關係人的問題。」黃天牧表示,不是法制化後一定水到渠成,金管會提供一個被大家認可的法制環境,主動權還是由金融機構自己本身決定。

依照金管會規定,要發動金金並必須符合四大條件,銀行局局長莊琇媛指出,若以2022年的數據來看,若把四大條件當中的「資本充實」排除,符合家數是7家金控與7家銀行;不過,若把去年11月「資本充實」納入試算,也就是在四大條件下,變成6金控、7銀行符合。

莊琇媛強調,因爲年底結算還是有可能變化,可能還有變動,目前不會對外公佈增減名單有誰。

金管會在2018年11月公佈「金控投資管理辦法」,根據規定,做敵意併購有四大條件,包括資本充實性(提併購當下要設算)、經營能力佳、國際佈局發展、企業社會責任良好。2020年曾經公佈過,符合敵意併購資格的有5家金控、6家銀行,包括富邦金、中信金、玉山金、臺新金、元大金,6家銀行則除了這5家金控子銀行外,還包括國泰世華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