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PIMCO:2023年三大經濟主題 軟着陸中準備硬着陸風險

PIMCO(品浩)認爲,金融市場在2022年經過重新定價後,其他類型資產的潛在報酬增加,尤其是債券。聚焦於高品質固定收益類別,看好其收益比過去幾年更具吸引力。2023年不要爲了追求增額報酬而承擔更多風險,而是重視投資組合的韌性,鎖定可望抵擋經濟嚴重放緩的投資標的。也就是說,預計經濟軟着陸,但同時爲硬着陸情境做好準備。

2023年經濟將包含三大主題:

1.通膨可望降溫,通膨展望的潛在多空因素趨於平衡。供應鏈出現瓶頸 (前有疫情、後有烏俄戰爭)、經濟刺激措施大幅推升需求、單位勞動成本加速攀升,在在加深通膨壓力。然而,考量多數價格調整已經結束,部分通膨項目預計降溫,無須央行大力出手抑制。舉例而言,美國二手車與全球能源價格先前分別成長40%與50%,佔美國2022年整體通膨率的4個百分點。光是兩者價格回穩,美國整體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通膨預計便能迅速降低,從8%降至4%(年化後)。從4%降到2%則需要更多時間,因爲「相對較具僵固性」的項目可能降溫緩慢。已開發市場的就業市場吃緊,推高薪資與單位勞動成本的漲幅。住房與租金通膨預計只會小幅減緩。

2.全球央行料將維持緊縮政策,而非進一步緊縮。放眼幾個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可能已經達到緊縮水準。儘管已開發市場的名目隔夜利率仍低於通膨率,但一旦通膨降溫、央行走到暫停升息週期的時點時,這樣的情況可將轉變。

市場預估歐洲實質中性利率將遠低於其他已開發市場利率,顯示歐洲央行的緊縮力道可以相對較小。歐洲央行在利率達3%或略高時,暫停升息是合理的預期,因爲歐元區可能已快要陷入經濟衰退 (甚至已經發生),且通膨率可能在2022年第4季或2023年初觸頂。英國央行與加拿大央行的名目利率目標可能落在歐洲央行與聯準會之間。市場預期兩者的實質中性利率高於歐洲。

整體而言,已開發市場央行固然有緊縮政策的必要,但大致已反映於市場價格,過程亦相對迅速,而且並未造成市場震盪加劇或蔓延。根據PIMCO金融環境指數 (包括利率、股票、信用債、匯率),此次緊縮週期類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期的步調,但市場運作幾乎不見惡化,且信用市場並未急凍,因此經濟表現沒有更加嚴重。

預計已開發市場央行將再持續升息一季左右,纔會將政策利率維持在緊縮區間,但這番取捨最終會轉變。在目前低失業、高通膨的背景下,緊縮政策有其必要,但隨着2023年持續進展,通膨降溫、失業率攀升,緊縮政策的必要性就不是那麼明朗。有鑑於美國的通膨走勢似乎領先已開發市場,且美國通膨的跌幅可能高於其他地區,聯準會可能在今年下半年率先討論降息的可能性。

3.淺型經濟衰退不會完全沒有陣痛。隨着金融環境緊縮而慢慢抑制通膨 (貨幣政策有滯後效應),且大多會導致就業市場疲弱,因此實質經濟將無法避免陣痛期。

觀察14個已開發市場自1960年代以來的數據,預估失業率必須攀升,通膨纔會減緩。央行可能必須讓失業率增加約0.7個百分點,通膨率纔會降低1個百分點。以此推算,美國失業率可能必須從去年12月的3.5%增至5%左右,才能讓居高不下的通膨隨時間降溫。

美國就業市場比多數已開發市場更爲緊俏,因此單位勞動成本漲幅遠高於其他已開發市場,亦遠高於聯準會長期通膨率目標 (亦即2%) 所對應的水準。其他區域市場的類似指標亦處於高檔,歐盟與英國的單位勞動成本年增約4%,而加拿大又稍微更高,因此這些區域的失業率可能也必須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