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瑞銀資產管理:能源投資聚焦五大關鍵領域(2-2)

其中最直接的是再生能源,目前已經有非常顯著的投資在風電及太陽能,然而,再生能源的供應鏈同樣也需要資金的挹注,尤其是銅、銀和各種貴金屬的需求激增,鋰、鐵和鋼製品也一樣。

瑞銀資產管理指出「再生能源的供應鏈,可能纔是淨零轉型的最大瓶頸所在,整個產業的投資不足,再生能源本身的投資反而還好一點。」其他問題包括銅礦很可能短缺,而開採新銅礦需要長達 20 年。銅的需求預測會激增 40%,甚至有人估計到2035年需求量會翻倍。

先進生質燃料實際上就是航空客貨運的未來。瑞銀資產管理認爲,採用永續的航空燃油,亦即以回收的動物性或植物性油脂製作成油料,另方面延長現有機隊的使用年限,雙管齊下才是最永續的民航產業對策。

至於氫燃料,瑞銀資產管理預測,會有「巨幅成長甚至超級成長」。有了先進的氫能科技,就能有效減少鋼鐵、水泥等工業製程的碳排放;這些產業極度依賴熱能,同時又是再生能源建設不可或缺的產業。

在前述五大主題中,碳捕捉及封存 (CCS) 的進展最少。然而,諸如空運、農牧生產仍可能持續排碳,無法達成淨零,這些CO2如何處理就非常關鍵。最新一期IPCC報告書即呼籲,碳捕捉及碳封存已刻不容緩,指出「需要透過二氧化碳移除(CDR)方式來設法抵銷部分產業難以減少的殘餘排放量,例如農牧業、航空業、運輸業及工業製程的排碳。」

瑞銀資產管理表示「根據國際能源總署的淨零情境和其他類似研究,最樂觀的預測是到2050年,我們需要捕捉的碳排量相當於目前排放量的25%,這約等於全球GDP的2.5%」。電網穩定技術也是一項挑戰,因爲多數再生能源 (只有地熱和水力發電例外) 僅能斷續發電,無法穩定供應。瑞銀資產管理認爲,電網穩定技術的投資範圍很廣,包括電池、生質燃料,乃至於人工智能,以及抽水蓄能、重力儲能等新概念,其中重力儲能是以重力牽引巨巖,藉此儲存能量。各種計劃,尤其是在美國,正在促使投資人和資產所有人將新方案定位在政府補助最具吸引力的地方,甚至重回原已放棄的市場。

然而,隨着相關領域的投資方式逐漸落實發展,產業樣貌開始轉變,包括公私部門的關係也隨之變化。政府獎勵計劃爭相吸引投資人和資產所有人,尤其是在美國,將新方案定位在政府補助最具吸引力的地方,甚至重回原已放棄的市場。

瑞銀資產管理談到,美國總統拜登去年推出的《降低通貨膨脹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 IRA),這部法律「可能是美國史上最重要的潔淨能源法規」。IRA全部條文長達700頁,共有三大關鍵重點。首先,延續時間至少10年,一改之前每年決定是否延續補貼的政策。先前的方式導致許多開發專案走走停停,例如風場新建工程,往往半途停工,等到免稅優惠確認延長了才又復工。

瑞銀資產管理提到:首先,過往的政策造成產業週期起落不定,對成長沒有幫助,不論是勞動力、製造產能、供應鏈產能等,每次中斷後都要再重新開始。現在,至少今後10年不需要再擔心這個反反覆覆的問題了。第二個重點是,所有的潔淨能源不分技術類別,都有大規模的稅負抵減和補貼,不限於風電或太陽能,也包括獨立儲能、再生天然氣、氫能和其他產業。第三,《降低通貨膨脹法》旨在強化美國的潔淨能源供應鏈,提高相關製造產業的韌性,所以法規本身既是產業政策,也是一項能源計劃。普林斯頓大學的淨零美國研究專案指出,這項法規影響所及,將促使美國未來10年的潔淨能源相關投資,再增加至少1兆美元。

總結來看,要在很短的期間內轉向低碳經濟,這種大規模的顛覆也會帶來各種投資機會 (有些機會不一定顯而易見),這樣的情勢很可能持續下去,投資人面對加速改變的浪潮,要能把握住正確的產業趨勢!(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