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對美曝險近7兆 金管會:美國稅改短期對臺是正面影響

金管會。(圖/記者戴瑞瑤攝)

記者戴瑞瑤/臺北報導

行政院院長賴清德今天(4日)在行政院會,特別點名金管會應注意美國稅改我國金融業影響。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2017年11月底,我國整體金融業對美國曝險金額近7兆臺幣,但銀行局、證期局、保險局皆表示,美國稅改短期對我國金融業是正面影響,中長期會持續觀察,但風險是在可以控制的範圍

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2017年11月底,整體金融業對美國曝險金額約6.98兆臺幣,其中銀行業爲1.09兆、保險業爲5.57兆、證券期貨業爲905.89億、投信基金爲2346億。

證期局副局長張振山表示,從2017年全年外資狀況來看,全年外資淨匯入86.83億美元,累計淨匯入爲2080.55億美元,且從上市公司2017年第3季財報來看,整體上市櫃公司盈餘成長15%,短期內看起來對我國股票市場沒有太大波動

銀行局副局長莊琇媛則表示,美國稅改等於美國企業盈餘匯回當地課稅,讓美國經濟會變好。而目前我國銀行直接對美曝險金額約1.09兆臺幣,授信餘額爲4242億臺幣、投資餘額約6671億臺幣,目前我國銀行的資產品質資本適足率都健全。美國對全球整體經濟影響是正面,對我國銀行在美國曝險也是正面的,會請存保公司加強對外國曝險的控管,所有曝險都在可控制的範圍。

保險局副局長蔡麗玲表示,截至2017年11月底我國保險業以美元計價的資產部位約13兆美元,美國稅改對我國保險業有兩層面影響:第一,美國企業把海外盈餘匯回美國,造成美元有升值壓力,可以減輕現在壽險業匯損壓力;第二,美國稅收中長期會使財政赤字惡化,造成美國公債利率上升,這對保險公司新增投資的美債部分是會有影響。但短期內美國稅改對我國保險公司國外投資沒有負面影響,中長期將持續觀察,會要求各家保險公司做好風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