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週刊/巴拿馬文件效應 雷聲大雨點小?

圖、文/今週刊

巴拿馬文件除了造成冰島總理下臺、英國首相卡麥隆灰頭土臉之外,美日等國甚至找不到知名人士涉及嚴重不法,後續政治效應仍有待觀察。

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CIJ)在4月3日深夜,揭露了史上最龐大的泄密文件,這批被統稱爲「巴拿馬文件」(Panama Papers)的檔案,泄露了全球第四大境外法律事務所薩克馮賽卡(Mossack Fonseca)1150萬份客戶身分交易秘密文件,內容有全球富商名流、總理、影壇巨星,利用境外避稅天堂規避金融監管、逃稅、洗錢、背信等臭不可聞的交易內幕

目前曝光的資料,涉及俄羅斯總統普丁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等8位國家領導人,還有一堆第三世界國家的獨裁者、前總統跟着陪葬;相反的,持有最多海外資產的美、歐、日等國,不要說國家領導人,甚至幾乎找不到知名人士涉及嚴重不法,與臺灣相關的,也只有在中國發展藝人吳奇隆

一位熟悉國際金融操作的業界人士解讀,像馮賽卡這樣的事務所,提供的只是傳統、低階、老舊的隱匿財產模式,因爲專門服務中國與俄羅斯爲主的客戶,所以這次曝光集中在獨裁國家。至於美國、日本、英國等金融高度發展的國家,企業與政客則早已「升級」,隱匿財產手段的複雜度,也不可同日而語。

這種強弱有別的現象,從巴拿馬文件出爐後的各國反應可見一斑。俄羅斯、中國的媒體,立刻以「歐美帝國的陰謀」來指控巴拿馬文件。反觀美國歐巴馬政府,則對巴拿馬文件的曝光老神在在;美國國務院說,巴拿馬文件證明華府打擊跨國避稅、攔截隱匿資金的能力與成果,未來將繼續強勢取締海外避稅行爲。

普丁海外密帳20億美元

事實上,巴拿馬文件是由《南德意志報》(Süddeutsche Zeitung)率先取得,並且透過國際調查記者聯盟,動員全球各國將近四百名記者與媒體聯手調查,堪稱是新聞史上最透明的一次。《南德意志報》是德國發行量最大的日報,走自由主義路線,政治光譜屬於中間左派,多年來以新聞操守堅強著稱,硬要指責是受歐美國家幕後操控,似乎牽強。

無論如何,政治領袖們的貪污情節仍然在各國引起話題。其中,亞塞拜然第一家庭的海外資產規模驚人;巴基斯坦總理夏立夫用3名子女的名義,設立4家境外公司,在倫敦擁有至少6處可以俯瞰海德公園豪宅,也證實外界多年來關於第一家庭貪污的揣測。

當然,最受到矚目的就是普丁的親信密友帳戶,這些完全可以「合理推論」是受到普丁掌控的海外帳戶,金額高達20億美元。其中一批帳戶屬於普丁的好友長女教父羅爾杜金(Sergei Roldugin),他只是一位看似與政治無關的大提琴家,卻擁有俄羅斯最大電視廣告公司12.5%的股權,是俄羅斯銀行(Bank Rossiya)3.2%的股東,及通常被視爲洗錢管道賽普勒斯公司15%的股份。

俄羅斯銀行被視爲普丁資金運作的核心,普丁透過俄羅斯銀行,放款給一家稱爲Sandalwood Continental的公司,輕易將高達10億美元的資產洗出國外。洗錢途徑起始於巴拿馬,資金流經俄羅斯、瑞士、賽普勒斯。(今週刊摘文整理)

閱讀全文(http://goo.gl/cN3vSd)

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週刊》(第1008期)。

延伸閱讀》不只是避稅 輝瑞購併最大爭議在這

全球最有趣富豪 連巴菲特也投資他

巴西動搖國本貪腐啓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