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抗藥性感染耽誤癌症 細菌沒了癌症惡化仍病逝
感染症醫學會攜手疾管署、健保署、重症醫學會與診所協會全聯會呼籲「救救抗生素,讓抗生素救人」並提出「診間三問」,盼民衆正確認識、使用抗生素。。記者李青縈/攝影
抗藥性細菌的威脅不可輕忽,在加護病房ICU中處理起來更是棘手。一名40多歲男性因爲頭頸癌併發臉頰膿瘍、肺炎及呼吸衰竭轉至加護病房,本身患有糖尿病,其報告顯示爲「抗藥性肺炎克雷白氏菌」讓治療更困難,歷經18天治療、換3種抗生素後雖消除感染細菌,但卻因爲抗藥性細菌感染,無法及時接受癌症治療,最後因頭頸癌惡化、反覆感染、多重器官衰竭病逝。
就算是感冒,不當使用抗生素,將使細菌對抗生素髮展出抗藥性。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宏麟表示,濫用抗生素會降低治療成效,副作用發生風險會提升至2.65倍。感染症醫學會攜手疾管署、健保署、重症醫學會與診所協會全聯會呼籲「救救抗生素,讓抗生素救人」並提出「診間三問」,盼民衆正確認識、使用抗生素。
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表示,抗藥性細菌比例近十年已攀升超過3倍,造成臨牀醫師需更頻繁投入治療,患者治療安全性也因此降低。秘書長黃建賢也說,碳青黴烯類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CRAB)、碳青黴烯類抗藥性腸桿菌(CRE)、碳青黴烯類抗藥性(CRKP)、碳青黴烯類抗藥性綠膿桿菌(CRPA)、萬古黴素抗藥性腸球菌(VRE)抗生素抗藥性感染的比例,從2014年到2023年都是上升,僅有甲氧西林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下降。
陳宏麟說,抗生素常見使用時機包含細菌性感冒、拔牙手術、感染性肺炎、感染性肺炎、泌尿道發炎、婦科發炎等疾病。而民衆常誤認抗生素就是消炎藥,覺得抗生素有害身體,並且出現沒有依照固定間隔服藥或是自行停藥的錯誤使用抗生素狀況。他呼籲民衆主動提出:藥物有沒有抗生素、處方的抗生素要吃多久、小心什麼事項等三問題。
重症醫學會副秘書長呂紹煒表示,一般細菌感染者,多半可在12小時獲得控制,不過感染抗藥性細菌者卻需48小時,顯示一旦感染抗藥性細菌將延長治療時間達4倍。
2019年全球已有127萬人死於抗藥性細菌感染,世界衛生組織更將每年11月18-24日訂定爲「世界抗生素認知周」。健保署副署長李丞華說,抗藥性細菌的增長每年更造成健保需額外支出,對醫療品質卻無提升。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疾管署與食藥署、農業部合作提案中長期計劃,「國家級防疫一體抗生素抗藥性管理行動計劃」預計在2025年開始爲五年期計劃,確保抗生素取得及源頭流向管理、提高民衆業者及醫療專業人員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