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國”重大進展:發掘迄今規模最大等級最高楚國墓葬

央廣網北京4月16日消息(記者 宋雪)4月16日,國家文物局在安徽省淮南市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會議聚焦武王墩墓考古、出土文物保護與墓葬保護最新進展,考古人員對主墓(一號墓)進行了發掘,確定武王墩墓是經科學發掘的迄今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結構最複雜的大型楚國高等級墓葬。

遺址現場(國家文物局供圖)

據瞭解,武王墩墓位於安徽省淮南市三和鎮,是一處戰國晚期楚國的高等級大型墓地。武王墩墓現保存有主墓(一號墓)、墓園、車馬坑、陪葬墓、祭祀坑等重要遺蹟,整個墓園佔地2100餘畝。考古工作者重點對主墓(一號墓)進行了發掘,確認爲一座大型“甲字形”豎穴土坑墓,墓坑中央有枋木構築的“亞字形”槨室,四周側室出土銅禮器、生活用器、木俑、樂器等,槨室蓋板上發現墨書文字。主墓(一號墓)規模大、出土文物規格高,是目前考古發掘的楚國最高等級墓葬。國家文物局指導研究團隊做好出土文物現場保護和多學科研究,完成槨蓋板、竹蓆、漆木器等脆弱文物的加固提取,並在實驗室內開展精細化清理和穩定性保護,同步進行墓葬碳十四測年、木材樹種鑑定、槨蓋板墨書紅外識別、漆器和紡織品材料檢測與工藝研究、墓葬埋葬環境分析等多學科研究工作。

墓室佈局(國家文物局供圖)

武王墩墓是經科學發掘的迄今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結構最複雜的大型楚國高等級墓葬,爲研究戰國晚期楚國高等級陵墓制度,以及楚國東遷後的歷史文化,提供了系統性的考古資料。

木俑首(國家文物局供圖)

銅鈁(國家文物局供圖)

國家文物局將指導安徽省持續推進武王墩墓考古研究,深刻闡釋武王墩墓蘊含的中華文明突出特性和燦爛成就,妥善做好出土文物保護、修復,統籌謀劃武王墩墓原址保護、遺址博物館和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助力文旅融合、鄉村振興,爲社會經濟發展貢獻文物文化力量。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