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全球企業家論壇 聚焦臺灣半導體產業新時代

論壇由新加坡國立大學知名經濟學家傅強教授揭開序幕,分析了今年宏觀經濟趨勢,傅強提到,臺灣本身也在全球的供應鏈體系之中,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節點,這個重要性在與日俱增,我想如果說能夠去看準、去開拓這個東南亞市場,這樣一個快速增長的前景,能給我們帶來發展的空間的話,我相信對臺灣企業會是如虎添翼的。

陳進財在演講中回顧臺灣半導體產業如何從早期福建移民的奮鬥精神、日本統治時期的工匠文化,到國民政府時期的商業推廣,這些文化與歷史因素共同塑造了臺灣卓越的工程技術與產業鏈。他強調:「臺灣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心臟,爲全球AI與IoT的發展提供關鍵支持。透過技術創新與優秀的工程師團隊,我們在這場產業革命中佔據了核心地位。」

面對未來挑戰,陳進財認爲臺灣的半導體產業憑藉其深厚的歷史根基和技術創新,正迎接全球經濟變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有信心臺灣將持續在智慧城市、自駕車等領域中扮演關鍵角色,推動世界邁向更加智慧化的未來。

曹世綸指出,過去40年臺灣以代工模式爲全球提供先進半導體。最近,由於科技戰及對華爲的制裁,臺灣的半導體制造實力受到全球矚目。他表示:「面對全球化趨勢與地緣政治變化,臺灣半導體產業展現了獨特的適應力。隨着供應鏈的重組,我們的角色與影響力將進一步增強。」

徐秀蘭在會上介紹了環球晶在矽晶圓製造方面的專業,這是英特爾、三星、臺積電、德州儀器及美光等知名半導體公司不可或缺的基底材料。她指出:「在碳排放與可持續性成爲重要議題的今天,我們調整策略,從過去的併購擴張轉向有機成長並在全球範圍內設廠,以適應市場對減碳的要求。」

隨着對高效能運算和智慧裝置需求的增加,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將更加多元化與專業化。在5G、AI及IoT等技術推動下,臺灣半導體產業不僅將進一步鞏固其全球供應鏈中的核心地位,也將推動全球進入一個更智慧、互聯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