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打噴嚏就漏尿 醫師教你4招改善

咳嗽、打噴嚏或身體用力時,身體不自主流出尿液被稱爲「應力性尿失禁」。(示意圖/Shutterstock)

咳嗽、打噴嚏或身體用力時,身體不自主流出尿液被稱爲「應力性尿失禁」,懷孕婦女、肥胖者、骨盆底肌肉無力或受損等多種族羣皆是危險因子。醫師建議,民衆可透過控制水份攝取、減輕體重、練習凱格爾運動或到醫就醫4種方法改善尿失禁問題。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邱垂青介紹,尿失禁主要分爲應力性尿失禁及急迫性尿失禁,前者指在咳嗽、打噴嚏或身體用力時出現尿液不自主流出的現象,通常發生腹腔內壓力增加時,尿液壓力超過尿道和骨盆底肌肉的控制能力。

他指出,應力性尿失禁危險因子包含年齡、懷孕和分娩、肥胖、慢性咳嗽、劇烈運動以及與骨盆底肌肉無力或受損相關的其他疾病或手術,建議民衆可先嚐試保守性治療,包括行爲治療、體重管理以及骨盆底肌肉訓練。

邱垂青說明,民衆可控制水份攝取,建議1天攝取水分不宜過多,白天每2至3小時排尿1次,睡覺前幾小時減少飲水量,以免影響睡眠品質;體重過重的病人,減輕體重可減少尿失禁;在家練習凱格爾運動,1天可以分成3次做100至200下;醫療院所接受骨盆底肌肉電刺激治療、生理回饋或電磁波刺激。

若保守治療成效不好,或者是尿失禁嚴重影響到生活,邱垂青建議可選擇接受「尿道中段懸吊術」,該手術將使尿道與膀胱頸經過懸吊後維持正常位置,有着效果好、傷口小、手術時間短、住院時間短等優點,也建議病患制定個人化的治療計劃時,應與醫師討論其症狀和治療選擇,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