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的智慧考驗

(圖/本報系資料照)

總統大選進入最後肉搏階段,選情在政見會與辯論會後陷入膠着,最後幾天仍有變數,比較可能攪動選情的變數無非是綠營貪腐或是兩性關係醜聞、郭臺銘出面挺侯或柯,及柯文哲支持者是否出現棄保效應。有關民進黨政府貪腐的指控,一直以來都是合理懷疑,多數民衆信其爲真,但因未接收到一槍斃命的訊息,所以惡感程度沒有破錶。

立法院針對高端疫苗的詢答,政府首長含糊其辭,在野黨委員言之鑿鑿卻也沒有新事證。賴清德的私生子傳聞事出有因,但被指的當事人出面否認,所以迄今殺傷力有限。除非在野黨能在最後關頭拿出貪腐及私德的證據,否則局面難以打破。

侯友宜聲勢上漲,據內部研判原因是棄保效應開始發酵。柯文哲的支持者中,有的殷切期盼政黨輪替,所以願爲下架民進黨盡棉薄之力;另有一些人支持柯文哲的是韓粉,他們無法諒解前次總統大選侯友宜拒不公開支持韓國瑜,現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這些韓粉看到韓用力挺侯而侯又幾次道歉,反侯之心變軟了。不過,這兩類選民數量有限,不足以翻轉選情。

柯文哲最大的支持族羣是40歲以下的年輕人,他們狂熱支持柯,非柯不投。他們對於選柯等於投下無效票,大都不在意,即使柯當選希望渺茫;至於政黨輪替,他們雖對民進黨不滿,但更希望「推翻藍綠高牆」。所以,他們將票轉移給侯友宜的可能性不高,倒是如果賴選情告急,反而可能棄柯保賴,侯友宜佔不了便宜。現在柯文哲聲勢不弱,雖無當選希望,但年輕柯粉相挺到底,抓穩選票,不致於流向賴清德,對侯友宜不無好處。

柯文哲至今都還鬥志昂揚,批藍又批綠,想要挖淺藍和淺綠的票,對藍白合不屑一顧。他的主要考慮應是自己要輸得漂亮,順便拉昇不分區立委的選票;只要三黨不過半,無論哪一黨掌握行政權,都要找民衆黨合作,所以現階段無需跟任何政黨合作。

這個如意算盤不能說錯,但參與執政所獲得的優惠,當然是和國民黨合作來得大,民進黨屆時給的甜頭不會太多。何況現在如果在下架民進黨上立了功,不但可以緩和兩岸緊張關係,而且可與國民黨共同執政,對於個人和民衆黨的地位和發展帶來可觀利益。這個算盤誰都會打,第三勢力的空間會因爲藍白合而擴大,更要有勇氣堅持到底,雖千萬人吾往矣!

郭臺銘的挑戰同樣是智慧與勇氣能否雙全。他不參選聲明說得很清楚,希望政黨輪替,且支持最有勝算的在野候選人。如今情勢很清楚,侯的勝算明顯大於柯,郭的相挺很關鍵。如果他只因爲檢調系統積極查辦就被嚇到,就龜縮而不敢有所表,那他幹大事的氣魄就完全破功了,將爲世人所恥笑。難道連這點判斷力和勇氣都沒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