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被大陸殲滅!謝金河點名今年最慘產業:殺戮戰會很久

謝金河分析今年產業狀況。(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農曆新年後各界傳來不少好消息,舉凡臺積電熊本設廠,日本日經指數創下歴史新高,還有臺股觸及到19000點等,但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發文警告,幾個產業今年狀況恐怕不太樂觀,尤其電動車可能成爲今年「最慘產業」。

謝金河以「今年的慘業已呼之欲出」爲題在臉書發文指出,美國主管國際事務的次長Jay Shamvaugh已站出來示警,大陸正把過剩產能銷到全世界,大陸扶持製造業,將造成傾銷及貿易衝突,美國點名的產業包括電動汽車,鋰電池,及太陽能電池模組,謝金河認爲今年看起來最慘的慘業很可能是電動車

謝金河說,比亞迪最近推出的秦Plus只賣7萬9800人民幣,震撼了全市場,大陸經歷了全國的造車運動,已搖身變成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廠,更可怕的是,大陸的低價電動車正銷往全世界。最近媒體報導,鹽田港停滿準備銷往歐洲的電動汽車。過去百年以來的汽車生產大國,從美國,德國,到日本都被撼動。

「現在歐美業者都站出來要求政府要對大陸的電動汽車課反傾銷稅,否則,整個產業會被大陸殲滅!」謝金河提到,德國的製造業已感受到沉重壓力,過去技術一直被剽竊的BASF,已經把大陸的工廠賣掉,德國的汽車製造,一向是德國的驕傲,如今也面臨削價挑戰。

謝金河進一步表示,今年AI帶動的產業革命,帶給全球創新的活力,也帶動資本市場的奔馳,但是另外的電動車市場卻陷入產能過剩的殺戮中。

謝金河文末總結,2024年大陸過剩產能將大殺四方,像臺灣的水泥、鋼鐵、石化還有面板,以及太陽能電池模組、LED等,看起來壓力會加重,他示警,如果業者沒有積極轉型,未來的殺戮會很久,今年的焦點可能是在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