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污PM2.5罹肺癌風險「高於每天一包煙」 臺大研究曝3種人最慘

臺大最新研究指出,PM2.5空污與罹患肺腺癌風險有關,3種人最明顯。(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衛福部110年癌症登記報告,肺癌已擠下大腸癌,成爲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胸腔科醫師蘇一峰今引述臺大公衛學院最新研究結果,發現若持續30年暴露在PM2.5空污環境下,罹患肺腺癌風險高於每天抽一包煙的人,其中以3種人最爲明顯,直言「空氣污染在臺灣就是肺癌的主要兇手」。

蘇一峰在臉書發文表示,臺大研究發現就算不抽菸,活在空氣污染的區域,只要PM2.5高的環境,每天空氣污染PM2.5多增加10微克,得到肺癌的風險比每天抽菸一包的人還高。

蘇一峰引述臺大公衛學院研究,蒐集國內1997至2020年肺癌患者資料,發現癌友居住地區30年來,PM2.5濃度平均值若增加10微克,罹患肺腺癌機率也隨之增加。如果持續30年暴露於PM2.5空污,罹患肺腺癌風險高於每天吸菸一包者的1.044倍,其中以女性、不吸菸者、65歲以下成年人較明顯。

蘇一峰說,自己之前引述NATURE研究,揭露臺灣人的肺癌跟空氣污染相關性遠超過國外,不滿遭政府機關反駁是錯誤判讀,「接二連三的研究告訴我們,空氣污染在臺灣就是肺癌的主要兇手!」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戒菸專線:0800-63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