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伯亮愛路跑 鼓勵病患快走運動

林口長庚骨科部脊椎科主任賴伯亮。(賴伯亮提供/陳人齊臺北傳真)

脊椎側彎矯正專家、林口長庚骨科部脊椎科主任賴伯亮從醫30餘年,始終不忘維持運動習慣的初衷,熱愛參與路跑活動的他,從剛開始跑一趟全馬得花5、6小時的成績,最後靠着堅持不懈的訓練,跑出3小時58分的巔峰成績,現在賴伯亮雖然不再參與全馬活動,但他仍維持着規律路跑的習慣,並經常鼓勵病友藉由快走、路跑等活動促進身心健康。

賴伯亮說,馬拉松要能跑出成績,最好的方法就是規律訓練,自己每天都會抽空至少30分鐘,在跑步機上訓練,可以的話最好訓練自己每天跑10公里,若無法就跑5公里,持續兩三個月成績一定會進步。

「自己最初接觸的運動其實是自行車,以前經常跟朋友在河濱騎單車運動」,賴伯亮說,後來朋友們越騎越厲害,紛紛開始挑戰雙塔、風櫃嘴、中社等高難度路線,但因聽聞不少朋友因騎單車受傷,便逐漸減少騎單車的次數,轉而接觸路跑。

不過,在跑出3小時58分的全馬成績後,賴伯亮就很少再參與全馬活動,但仍然維持規律路跑,只是現在大多隻跑半馬,最近生了一場大病,爲了工作體力着想,逐漸減少全馬的次數,但自己仍然熱愛路跑這項運動。

賴伯亮表示,自己不是很能放鬆、放空的人,但每次路跑卻能讓他的身心完全放鬆、放空,如此熱愛路跑的他,看診時常遇到很多熱愛路跑的病人,許多人都跑到膝蓋痛,或是臀大肌外側受傷,他經常以自身經驗與病患交換心得,拉近彼此關係。

賴伯亮提醒,東方人有很多O型腿的問題,不是很適合從事跑步、爬山等活動,且中年以後骨刺、脊椎滑脫等健康問題逐漸浮現,若一下子要開始跑步可能容易受傷,不妨可從快走開始進行訓練,也是一種對身體非常好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