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尾樓逾160萬間 恆大今迎清算關鍵時刻

中國恆大將在29日進行清盤呈請聆訊。圖/中新社

創下大陸民企有史以來最高負債紀錄:人民幣(下同)2.5兆元的地產商中國恆大,29日將在香港高等法院迎來清盤(清算)聆訊的關鍵時刻,日前傳出一組恆大境外債持有人也加入清盤呈請,令恆大被清盤機會大增,一旦成爲事實,將是香港歷來最大規模的房地產開發商清盤案。

陸媒估算,恆大留下的「爛尾樓」遍佈全國,項目超過1,300個,其中江蘇、廣東等省份有超過百個。恆大爛尾樓多達162萬間,至今等候交樓的「苦主」人數涉及約500萬至600萬。

綜合外媒28日報導,中國恆大集團清盤呈請聆訊將於29日9時30分開始,該集團的內部聆訊於同日14時30分開始。上述內部聆訊性質爲規管命令,意味着法院將監管清盤程序,或包括任命清算人。此前,中國恆大已經提交八次呈請聆訊延期申請,最後一次的延期申請公告在2023年12月4日。

目前來看,恆大若想要不被清盤,必須拿出一套被法庭和債權人接受的債務重組方案。但恆大創辦人、董事長許家印及一衆高管已經被抓,恆大嚴重資不抵債,銷售依舊慘澹,唯一翻身的希望恆大汽車也基本沒戲,因此清盤令通過機會頗高。

最新消息顯示,相關債權人已委任一家企業諮詢公司作爲清盤人,一旦香港高院頒佈清盤令,將立即接手處理整個清盤程序。據悉,清盤人初步傾向留任現有管理層,維持恆大運作,以協助債權人追收欠款。另因涉及重大公衆利益,清盤人將與大陸政府保持緊密溝通。

恆大的結局早有先例,2021年海航集團負債1兆多元,起先也是積極處置資產還債,但債坑實在太大,隨後創辦人陳峰和一衆高管先後被抓,海航走向破產重組,最終由方大集團收購。

路透、德國之聲分析指出,若恆大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將對大陸經濟復甦造成重大挫折。過去20年來,房地產業一直是拉動大陸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但近年隨着房債危機惡化,陸續傳出多家房地產開發商破產,且建築公司的支出已連續兩年每年下降10%。2023年12月,大陸百大房企的新房銷售額年減34.6%,總規模約爲4,51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