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刊/成交量持續萎縮 題材股較有勝算

文.楚狂人

最近的大盤跟國際股市都神經兮兮地,一天大跌,一天大漲,再大跌再大漲,太樂觀或是太悲觀,追高殺低的都很慘,成交量持續萎縮,從七、八百億變成六、七百億,甚至到六百億不到,如果把三大法人買賣的扣掉,發現散戶竟然只剩下四分之一的量,原本佔80%以上的活躍臺灣散戶竟然都死光光了,現在全部是法人的天下,這是怎麼回事?

如果說這種狀況沒法改善,你的投資觀念跟方法也要跟着調整,不然會一直抓小放大,鬼打牆賺不到錢。

第一個重點臺積電獨強,這一年來,每次臺積電波段高點都越墊越高,但是大盤高點卻越來越低,這代表權值股強的只有臺積電一家,自己開心而已,其他人早就走空了,例如鴻海,兩條中長期均線(120MA,240MA)是持續下彎的,再觀察店頭指數,發現店頭指數也沒有創新高,所以中小型股票也沒臺積電強。

這就很囧了,因爲通常只有外資法人在買臺積電,一般散戶沒有在玩臺積電的,包括我,可是現在看起來就是隻擁有臺積電纔是王道,只有臺積電一個人漲最多,那怎麼辦?這就是第二個操作重點了,要找題材股票。

舉個例子,最近最紅的題材就是VR、AR概念,從雜誌電視網路到處都在講這個題材,我想這會是中線一直有機會發酵的題材,所以如果你還不清楚,務必要花時間瞭解。

股王制造機王雪紅說,2016年將是VR的元年,假設她說的是真的,這會是手機產業之後,現象級的繼承者,手機產業從2007七第一代iPhone到現在光輝燦爛十年,VR很可能是下一個十年的科技主角,你想想這十年來手機產業的股票漲了多少,例如大立光鏡頭,可成的機殼,所有的蘋果概念股,你就不難想像當VR產業走大趨勢走十年,會有多少股票也跟着大漲幾十倍?

現在最常講到的三種技術,分別是VR、AR、MR

一、VR虛擬實境 透過電腦來模擬整合視覺、聽覺的3D虛擬世界,你是主角,但場景是假的(例如場景是外太空大海高空等),透過VR裝置創造出一個虛擬的 3D 空間,並以各種聲光效果「欺騙」人類的感官讓它們產生錯覺使用者將如身歷其境般有臨場感的進入一個完全人造的3D世界,並在裡面做各式各樣的事情,例如說衝浪、跳傘、滑雪等,這一塊是最被看好也是最多廠商投入的。

二、AR擴增實境

在自拍時加入一些虛擬效果,需下載程式才能展現,你的人是真的,周圍環境也是真的,但加了些虛擬效果上去,如在臉部加入虛擬的蝙蝠俠面罩等,可變成影片效果。AR就是將現實的空間加入一些虛擬的物件,而使用者基本上還是存在於真實的世界,這種應用比較侷限,不像VR這麼有商業價值。

三、MR混合實境

MR混合實境的則是將虛擬的場景與現實進行更高程度的結合。使用者可以透過半透明顯示器看到真實的世界,但畫面中也會有許多人造的3D影像,創造一種似真似假的使用體驗。 一般我們都會直接統稱VR概念股,這個題材是長線多頭題材,建議你要多研究相關產業的股票。

預估未來的臺股,因爲資金越來越少,所以除了個別外資力拱的像臺積電這種單一個股,就是題材股,會很難再發生多頭量滾量大部份股票一起大漲的盛況,也就是說就算大盤走多頭,很多股票還是在下跌,因爲沒有資金分配給它們,也就是說看大盤做股票會越來越難,選股功力要更強才能賺到錢,你要隨時牢記這個觀念。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週刊》第826期www.moneyweekly.com.tw。尊重智慧財產權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