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爾化學營收利潤雙降 草銨膦暴利不再?

本報記者 李哲 北京報道

草銨膦之於利爾化學(002258.SZ)似乎是一把雙刃劍。

作爲國內的農化巨頭,利爾化學是主要的草銨膦、精草銨膦原藥生產企業之一,曾因草銨膦價格上漲而賺得盆滿鉢滿。如今,其又受該產品拖累,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滑。

根據利爾化學近日發佈的2023年財報,其營收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同比下滑22.55%和66.68%。不過,多家券商機構仍對其持“買入”評級。

利爾化學方面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營收下滑主要是受到主要產品草銨膦市場價格下調的影響。同時,爲推動產能升級,利爾化學陸續上馬了多個農化項目。“隨着公司精草銨膦項目的逐步建成投產,以及海外市場的不斷拓展,公司草銨膦產品銷售規模有望進一步提升,從而提振公司業績。”

營收利潤雙降

利爾化學發佈的2023年財報數據顯示,公司實現營收78.51億元,同比下滑22.5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6.04億元,同比下滑66.68%;銷售毛利率23.3%,同比下滑8.6個百分點;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9.39億元,同比下滑63.85%。

談及營收及淨利潤雙降,利爾化學方面表示:“自2023年以來,全球主要農化企業庫存相對較高。同時,農化行業新增產能逐步釋放,導致行業競爭非常激烈,尤其是公司主要產品草銨膦價格下滑非常明顯,給公司經營業績帶來較大的壓力,經營淨現金流也相應減少。公司當然希望草銨膦的價格有所提振,進而提振公司的業績表現。”

而在2021—2022年,草銨膦價格高位震盪。彼時,利爾化學的淨利潤分別爲10.72億元、18.12億元,同比增長75.17%和69.01%。

記者注意到,2023年,雖然全球對於農藥的剛性需求依舊,但受上游廠商和渠道較高的高價庫存、供給端產能嚴重過剩等因素的影響,市場需求大幅下降且採購不斷推遲,農藥產品價格下跌明顯。

百川盈孚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草銨膦的市場均價爲8.25萬元/噸,同比下降63.7%。進入2024年後,降價趨勢並未停止。截至2024年3月25日,我國草銨膦的市場均價已下降至5.65萬元/噸,較年初下降19.3%。

業內人士指出,草銨膦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下游需求疲軟和供應充足,導致工廠庫存積壓。

目前,利爾化學是國內最大的氯代吡啶類除草劑系列農藥產品研發及生產基地,以及草銨膦、精草銨膦原藥的重要生產企業。其中,草銨膦屬於有機磷類除草劑,是全球三大非選擇性除草劑之一。

對於利爾化學2023年的業績表現,東興證券研報提到,公司核心產品草銨膦由於行業供應增加導致價格同比大幅下滑,進而導致公司農藥原藥板塊營收同比下滑26.09%至47.94億元。

而以草銨膦爲代表的產品價格下滑直接影響了利爾化學的毛利率水平。2023年財報顯示,其農藥原藥毛利率爲26.26%,同比下滑8.6個百分點;農藥製劑毛利率則爲20.15%,同比下滑12.2個百分點。毛利率的下滑則直接導致利爾化學整體利潤水平大幅下滑。

“利爾化學所處的農藥行業受到新增供給增加、需求端疲軟、行業整體庫存量較多等因素影響,整體價格水平持續回落,行業整體處於週期底部。”東興證券研報認爲,目前,海外市場去庫存已近尾聲,新週期備貨啓動在即,屆時市場剛需將逐步釋放。隨着行業景氣度築底回暖和農藥產品價格反彈,利爾化學整體收入及利潤水平有望得到改善。

佈局精草銨膦市場

面對草銨膦產能過剩的局面,利爾化學正在試圖通過推動新產品上市來提升業績表現。

利爾化學在2023年財報中提到,精草銨膦的除草活性更強、作用更快、適用範圍更廣,符合全球農藥市場“減量增效”的發展趨勢。其可以代替傳統滅生性除草劑草甘膦和百草枯的市場,也同樣適用於耐草銨膦的轉基因作物,故而精草銨膦的需求處於快速發展的趨勢,公司已率先佈局精草銨膦市場。

具體來看,利爾化學控股子公司利爾生物在湖南津市的2萬噸/年酶法精草銨膦項目已經投產;荊州三才堂1萬噸/年生化法精草銨膦項目於2023年上半年開始建設。此外,公司還有包括廣安利爾11000噸農藥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津市基地生物發酵技術產業工程建設項目在內的多個在建項目。

新增產能是否會使資金承壓?利爾化學在財報中提到,根據發展戰略規劃,公司精草銨膦戰略產品還要儘快建成落地,這還需一定的資本性支出以及相應增加營運資金,負債率會相應增加。同時,面對激烈的競爭帶來的不確定性,保持穩健的財務結構,公司需要儲備一定的資金。

關於資金來源,利爾化學在迴應記者採訪時表示,隨着公司經營規模的擴大,資金需求隨之加大。2024年,公司將視資金情況及項目建設進度,通過銀行貸款等多渠道籌集資金,爲公司持續健康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在新增產能的同時,利爾化學還將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場。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國際農化巨頭相繼完成了新一輪兼併重組,逐漸形成以先正達集團、拜耳、巴斯夫、科迪華爲代表的跨國農化公司。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公司在全球農藥市場的佔比份額達到60%以上。

2023年財報顯示,利爾化學的國際銷售收入爲39.58億元,佔總營收的50.42%,同比下滑10.34個百分點;毛利率爲27.77%,同比下降5.73個百分點,表現優於國內市場(毛利率下滑10.79個百分點)。

對此,利爾化學方面表示:“海外市場的競爭相對國內有所減輕。目前,公司出海目的地主要聚焦在東南亞、南美等區域。”

此外,利爾化學已經啓動了精草銨膦在海外多個國家的登記和市場佈局工作,目前已在5個國家完成了精草銨膦製劑的登記工作。

爲項目公司擔保融資

值得一提的是,利爾化學在2023年還經歷了實控人變更的波折。

2023年4月,利爾化學發佈公告稱,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發行數量不超過151442817股,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0.88億元。

股權結構顯示,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簡稱“中物院”)全資子公司四川久遠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久遠集團”)持有利爾化學23.78%股權,中物院全資控股的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下屬企業四川化材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利爾化學8.42%。因此,中物院間接持有利爾化學32.2%股權,爲公司實際控制人。

2023年7月5日,利爾化學發佈公告,久遠集團的股東方中物院研究決定,啓動久遠集團股權改革的相關事宜,該事項可能會導致久遠集團的控股股東發生變更,從而導致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

由於實控人的變更,利爾化學此前的定增計劃暫時還未落地,其目前的融資方式主要通過利爾化學爲子公司擔保來增加銀行貸款,或者是直接借款給子公司。

據2023年財報披露,利爾化學先後爲利爾生物、荊州三才堂、廣安利爾在內的多家子公司進行擔保。

對此,利爾化學方面表示:“公司擔保對象幾乎全部是公司子公司,因爲利爾化學的資質更好,通過擔保可以爲子公司提供更大的資金支持。這部分風險是可控的。”

目前來看,利爾化學仍然在積極推動新項目落地。利爾化學在財報中提到,2024年公司將積極推動荊州三才堂完成1萬噸/年精草銨膦項目建設並投運,實施南區項目建設;利爾生物完成高絲氨酸生產線建設並投運,完成一體化生產線建設;繼續推進綿陽、廣安基地現有產品的工藝優化,進一步降本增效。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