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響中國】保護好、傳承好長城這一歷史文化遺產

(原標題:【理響中國】保護好、傳承好長城這一歷史文化遺產)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徵,凝聚着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和衆志成城、堅韌不屈的愛國情懷。保護好、傳承好這一歷史文化遺產,是我們共同的責任。”2024年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市延慶區八達嶺鎮石峽村的鄉親們回信,勉勵帶動更多人瞭解長城、保護長城,把祖先留下的這份珍貴財富世世代代傳下去。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文化遺產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繫民族精神,不僅屬於我們,也屬於子孫後代。長城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文化遺產,以其上下兩千年、縱橫數萬裡的時空跨度,成爲人類歷史上宏偉壯麗的建築奇蹟和無與倫比的歷史文化景觀。經國家文物局認定,中國曆代長城遺蹟總長21196.18公里,各類長城資源遺存總數43721處(座/段)。1987年,長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爲我國首批世界遺產。長城是中華民族的重要象徵,人們提起中國,就會想起萬里長城;提起中華文明,也會想起萬里長城。保護長城,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長城文化價值發掘和文物遺產傳承保護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指導推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2019年,總書記來到嘉峪關,察看關城並聽取長城保護情況介紹後,強調“我們一定要重視歷史文化保護傳承,保護好中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脈”,“要做好長城文化價值發掘和文物遺產傳承保護工作,弘揚民族精神,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磅礴力量”。2019年,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2021年,《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印發,探索新時代長城文物和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利用新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古老長城保護傳承翻開新的一頁:組織實施資源調查、清理長城保護家底;建立以《長城保護條例》爲主體、地方專項法規爲支撐的法律體系;持續推進長城本體保護,至今陸續批准長城保護維修項目289項,安排專項補助資金10.6億元;加大巡查力度,全國各地組織6800多名長城保護員,守好長城保護“最後一公里”;以科技力量破解保護難題,科研工作者開展長城保護關鍵技術、關鍵領域研發……古老長城保護狀況持續改善,煥發出新的生命力,成爲人們觸摸歷史、感受民族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歷史文化資源。

新時代長城保護取得重大成就的一條有效經驗,就是把長城保護作爲一項全民行動,號召社會力量參與。這次長城腳下的收信人——石峽村村民,數十年來自發參與長城保護工作,成爲社會各界共同守護長城家園的縮影。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提出殷切希望:“接續努力、久久爲功,像守護家園一樣守護好長城,弘揚長城文化,講好長城故事,帶動更多人瞭解長城、保護長城,把祖先留下的這份珍貴財富世世代代傳下去,爲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保護好、傳承好長城這一歷史文化遺產,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必須本着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依法嚴格保護,加大宣傳力度,讓長城保護更加深入人心,激勵社會各界進一步保護好、傳承好。要弘揚長城文化,講好長城故事。進一步加強對長城沿線分佈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革命文化資源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資源的系統研究,深化對長城文化價值、遺產價值、景觀價值的整理挖掘,注重發掘文物和文化資源所荷載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頭故事,積極創新長城遺產活態傳承新方式和新場景,努力讓長城遺產可觀、可感、可用。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要讓長城資源稟賦轉變爲發展優勢,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羣衆。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要帶動沿線村莊產業優化與振興,讓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活起來,讓世代守護長城的羣衆真切感受到古老長城的文化內涵與時代魅力,確保長城的保護和利用良性循環、永續發展。

讓我們共同保護好、傳承好長城這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講好新時代的長城故事、中國故事,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攜手繪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美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