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用越多越憂鬱 專家:「比較心」重導致負面社會觀

▲一天花小時社羣網路上整體快樂程度會減低14%。(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英國雪菲爾大學經濟學團隊英國皇家經濟學會(RES)的年會發表一項新研究,他們指出孩童們在社羣網路上越活躍反而在學校課業、家庭環境中出現更多不滿意,而這個都必須歸咎於「比較心」作祟。特別的是,這些學生們卻可以從社羣網絡中擴張更多友誼

Facebook、Snapchat、WhatsApp或是Instagram等社羣平臺的活躍,不能否認的是帶來便利的溝通、即時資訊、人際關係的擴張等好處,無論打卡、動態分享或是娛樂遊戲都與生活有一定程度的緊密關係。不過,據英國衛報(Guardian)報導,雪菲爾大學(Sheffield)經濟學家團隊在布里斯托(Bristol)舉行的英國皇家經濟學會上發表對社羣的最新研究,孩童的生活中越時間沉溺在社羣網路上的話,就會出現越多不快樂的負面情緒

▲很多人分享照片或動態,都是爲了要得到贊數,滿足心理。(圖/達志/示意圖

專家針對4000名10~15歲的孩童做調查,並要求他們對自己的生活個面向打分數,想不到女學生展現出來的負面影響男生還多,她們容易因爲他們就讀「名校」或是「外貌姣好」等因素干擾心情;而男生的不開心則是來自於友誼問題

參與研究的經濟學家鮑爾(Philip Powell)表示,人們都想在社羣上展現自己生活的「理想狀態」,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好,不過通常在比較與互動之後,往往都認爲他人比自己快樂。因此,上網會讓這些孩童產生與他人相處的負面社會觀之外,學者還發現,孩童一天花一小時在社羣上,整體生活的快樂程度就會降低14%,比較於生單親家庭孩子還大出3倍,也比逃學後造成的心理影響還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