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小學生都要「聯考」 12年國教讓私中逆勢成長

▲每年明星私中的招生考試都會涌入不少學生。(圖爲示意圖資料照)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國中會考在3月18日報名截止,同時也是許多明星私立國中招生考試的日子,12年國教實施之後政策不斷變更,各種升學方案、超額比序讓許多家長「人心惶惶」,爲了保障小孩升學率私校就成了許多人的選項。今年臺中衛道曉明和明道中學報名人數都高達5000人,搶名額盛況就如「小聯考」。

臺灣有上百所私立國中,基本上只要只要設籍縣市範圍內,不必遷戶籍都可以「報名考試」;教育部雖然明令禁止「智育測驗」,但又在「私立學校法」開了後門,只要該縣市的教育局評鑑學校「辦理完善、績效卓着」,通過申請後就可以不受法令限制,各校多用「能力評量」、「學習探索」、「成長營」等名稱辦理測驗,科目含括小五、小六的國、英、數,有的也會加入自然科學。

臺中市衛道中學是大臺地區熱門的私中之一。(圖/翻攝衛道中學臉書

臺中市是考私校風氣最盛的城市,明星私中如衛道、曉明、明道都是完全中學,家長看準「6年系統」的「大學升學率保證」,就算必須讓孩子去補習、先預習還沒上完的小學課程,以便參加3月初的入學考試,家長還是寧願「先痛苦再享受」,也難怪每年私中門口考期都會大排長龍。另外,私中爲了招生,常會祭出高額獎金搶學生,擠不進升學班的人就成了「墊腳石」,捧出前段學生漂亮的成績單

私校在學費上也是家長們考慮的基準點,有家長認爲高額的學費、雜費可以篩選「社經地位」,讓學校內的人家庭背景都相當;也有家長覺得,私校通常管教嚴格,能夠控制青春期好動、容易分心的孩子,班上讀書風氣也能激勵彼此的精神,把心思完全放在升學上。

教育部表示,私校的確是多元入學的一種選擇,但希望各校還是重視每個人的獨特性,除了考智育測驗之外,也可以用資訊科技音樂美術體育等特殊專長招生。除了傳統的升學私校,也有不少宗教辦學、類似全人教育的共學私校,或許可以提供另一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