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硬碰硬

(圖/新華社)

在中美臺三角關係惡化之際,中共召開二十大,備受各方關注的涉臺部分並未宣告新政策,但立場更堅決,用語更強硬,顯示兩岸關係轉圜餘地趨於消失。

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中涉臺內容,最受矚目的是那句「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關於武統,5年前十九大報告說:「有足夠的能力挫敗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圖謀。」這回語氣加重了。

這個立場在8月發表的《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已做預告:「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裴洛西訪臺,中美臺關係更加緊繃,中共趁機加緊部署動武或包圍臺灣準備,對美國可能高調軍事介入臺海問題也更加戒備。面對美國持續升高的挺臺抗中舉措,一方面是加強立法,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9月通過《臺灣政策法》,另一方面是軍事協防颱灣的口頭承諾趨於明確化,拜登在電視節目中表示,「中國大陸如果武力侵臺,美國將出兵防衛」。他4度如是說,應是戰略趨於清晰化的蓄意「失言」。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九二共識」的論述明顯減輕了,5年前的十九大報告鮮明強調,只有「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兩岸雙方纔能「開展對話,協商解決兩岸同胞關心的問題。」這個立場沒有變,仍維持以九二共識爲兩岸交流的政治基礎,但未加引申,而是強調「就兩岸關係和國家統一開展廣泛深入協商」的期盼,明顯降低這個「定海神針」的重要性。北京或許認知民進黨政府堅決否定九二共識,而中共對於九二共識的詮釋與臺灣及國民黨的說法差異日大,效用漸失,多言無益。

九二共識本是兩岸關係護欄,蔡英文政府卻視之如草芥,國民黨越來越是將其視爲臺灣的護身符,中共則將其往共促中國統一的方向拉動,「共識」既然已被稀釋,實在沒必要再反覆宣說。這是一個寒暑表,顯示兩岸關係明顯退落,正向軍事衝突的方向趨近。中共現在最在意的不是臺灣對兩岸關係的心向,而是美國可能的介入程度與方式,因此習的報告中將矛頭指向「外部勢力干涉」。劍指美國的意向鮮明。

二十大報告,表明習近平已上緊統一臺灣的發條,今後5年必然對臺灣和美國加重施壓力道。在中美鬥爭加劇後,臺灣問題就更不是單純的兩岸關係,習近平已將其鑲嵌進兩個大局之中,一方面是中國國家發展戰略的大局,成爲完成第二個百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環;另一則是放進國際關係的大局,將其視爲中美戰略競爭中最關鍵的議題,直接牽涉中國主權、安全與發展等核心利益。如此,兩岸關係更加治絲益棼,難以和平解決。

習近平的報告雖仍強調和平統一爲優先,但顯已呈現「放棄幻想、準備戰鬥」的意識,這正是大陸官民一體的心態。當然,避戰空間尚未全然消失,臺灣、美國及中國大陸亟需把握和平之窗的最後機會,莫讓臺灣成爲另一個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