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史話-最寒冷的冬天

蔣介石在兩岸的歷史評價迄難定論。圖爲重慶官方拆除蔣「重慶行營」主體建築。(中新社

▼1948年11月,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組成由鄧小平任書記的5人總前委,統一領導和指揮中原、華東兩大野戰軍。左起:粟裕、鄧小平、劉伯承陳毅譚震林。(新華社

二戰之後,國際局勢開啓新頁,不久進入冷戰格局。圖爲1945年4月16日,蘇聯軍爲早日結束戰爭,發起空前規模的柏林戰役。圖爲兩週後攻入柏林的蘇聯士兵在德國國會大廈前歡呼勝利。(新華社)

從一開始,杜魯門就知道,無論在國內政治上還是在外交政策上,蔣介石都終將失敗。

杜魯門和艾奇遜共和黨的政治把戲都非常清楚,對於那些領導這股勢力的人極度鄙夷。艾奇遜稱他們爲「野蠻人」,杜魯門稱他們爲「畜生」。從一開始,杜魯門就知道,無論在國內政治上還是在外交政策上,蔣介石都終將失敗。

1947年3月,在一次內閣會議中,總統先生對蔣介石政府表現出極大不滿。正如他在日記中所言:「蔣介石絕不可能勝出,共產黨人會取得勝利,因爲共產黨人非常狂熱。(在目前的情況下繼續援助蔣介石政府)簡直就像拿錢填一個無底洞。」

對蔣的負面評價

事實上,總統從蔣介石執政之初起就對蔣介石及其政府極爲惱怒。在他看來,蔣介石治國無方、爲人奸詐、不夠忠誠。對援蔣資金去向進行的一次暗中調查發現,相當一大筆資金都被蔣介石家族用於投機買賣。有一次,他對新政支持者大衛利連索爾說,國民黨人全都是「一羣貪官污吏和詐騙份子。我敢打賭,援助資金中的10億美元現在都在紐約銀行裡」。

最讓杜魯門憤怒的是,國民黨只會一味施加政治壓力,卻沒有取得任何軍事成績。蔣介石政府對杜魯門的意見也從不採納,因此杜魯門覺得這個政府不但沒有支持他,反而不斷地攻擊他,並一直要求增添武器裝備。事實上,蔣介石的軍隊根本就不配擁有這些武器。

杜魯門的不信任

1948年11月24日,杜魯門和顧維鈞大使舉行了一次開誠佈公的會議。這場會議反映了杜魯門對國民黨的極端不信任。杜魯門很清楚,當他和顧維鈞一起坐下來開會時,他不只是在對付一個身陷麻煩的外國代表,而且是在面對一個主要的政治敵人──顧維鈞雖然極具個人魅力,但事實上他卻領導了一股反對杜魯門的勢力。

而這位大使一度與杜威過從甚密。杜魯門剛擊敗杜威,顧維鈞選擇了一個錯誤的時間點與杜魯門會晤,而且在剛上任的美國總統面前表現得過於自以爲是。後來,顧維鈞寫道:「我沒有用英式英語而是用美式英語與他交談,我們談得非常融洽。」然而事實上,對於一個即將滅亡的政府來說,這並不是繼續索討軍事援助的最佳時機。杜魯門看起來完全沒有首肯的表示。

總統先生問顧維鈞,他是否知道剛剛有32個師的國民黨軍人在徐州向共產黨投降,而且他們將自己全部的武器裝備都交給了共產黨。顧維鈞只好承認他並不知情。杜魯門告訴顧維鈞,在援助的問題上,雖然他知道中國人民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但也只能和馬歇爾商談,而不能有別的答覆。

在這次談話中,杜魯門沒有點明的是,32個師就意味着25到30萬人向共產黨投降,而且還有大量武器裝備也被他們拱手讓給了共產黨。這種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一離開白宮,顧維鈞就找自己的朋友國民黨政府副外長葉公超詢問徐州戰況,葉公超回答說不算太壞

顧維鈞大惑不解,剛纔杜魯門總統告訴他有32個師投靠了中國共產黨,這是事實嗎?葉公超承認是事實。這個事實就是國民黨軍隊已經潰不成軍、抱頭鼠竄。

同聲祝反攻大陸

在共產黨贏得內戰勝利前的最後幾個月,美國軍事顧問團團長大衛.巴爾少將甚至在蔣介石的高級官員會談時旁聽他們的對話,彷彿自己是個中國將軍(他懇求國民黨在撤退前毀掉自己的武器,以免落到共產黨手裡。但是就像以往任何時候一樣,根本沒有人聽從他的建議)。因爲害怕引發國內對美國政策的批判,他們甚至不允許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會見中共的高層領導

即使如此,蔣介石在丟失中國大陸的情況下仍獲得華盛頓的足夠支持,從而得以繼續統治臺灣。1952年艾森豪勝選後,仍擔任蔣介石政權駐美大使的顧維鈞舉辦了一場大型的慶祝宴會。參加宴會的人包括一些蔣介石最重要的支持者,其中有亨利.盧斯參議員威廉.諾蘭、派特.麥卡倫、喬.麥卡錫衆議員沃爾特賈德晚宴結束前,他們紛紛舉杯慶賀,並用他們最喜愛的戰鬥口號爲蔣介石祝福:「反攻大陸!」(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