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現場速遞|代表委員談“未來汽車”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 題:代表委員談“未來汽車”  新華社記者熊爭豔、馬曉成  在吉林代表團駐地主會場紅旗廳外的櫥窗裡,擺放着三種型號的汽車模型,引人駐足觀看。  “一款是純電動越野車、一款是高端轎車、一款是敞篷檢閱車,這是我們一汽近年很有代表性的車型。”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一汽研發總院高級技師楊永修向記者介紹,話語中帶着自豪。  模型雖小,卻承載着新中國汽車產業從無到有、從跟隨到超越的70餘載歷程。1953年在長春奠基的一汽,生產出新中國第一輛卡車、第一輛轎車。70年後的2023年,中國首次成爲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國。  政府工作報告回顧去年工作時,指出“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佔全球比重超過60%”,部署今年工作要求“鞏固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先優勢”。報告5次提到“汽車”、3次提到“新能源汽車”,2次提到“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  具備智能車身、智能底盤、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智能網聯功能,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重要特徵。作爲能源、智造、網聯等衆多行業領域跨界融合的交匯點,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創新前景廣闊。  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代表說,智能駕駛產品在功能定義、安全性能、人機交互、運行條件、數據應用等方面有較大差異,建議規範車端數據使用,提升智能駕駛產品安全水平。  南開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軍代表說,固態電池是各國競相研發的重點。未來一到兩年,他們團隊要突破600瓦時每公斤的固態電池研發,讓電動汽車充一次電就可以跑1000公里以上,搶佔動力電池制高點。  “低空經濟”今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月27日,被稱爲“飛行汽車”的5座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盛世龍首次實現從深圳到珠海飛行,將兩地約2小時地面行駛時間縮短到20分鐘。  “飛行汽車,也許有一天會進入千家萬戶。”廣州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小鵬代表建議,加快開展飛行汽車產業發展頂層設計與規劃,在產品管理、產品認證、標準體系設計等方面做好前瞻性佈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