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繼弘專欄-臺股2021年行情展望

全球股市2020年走勢是相當戲劇化的一年,2月及3月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反轉大跌,但馬上在聯準會及全球央行大量放錢救市下強勁反彈,隨後在預期疫苖問世經濟可望好轉,美科技指數頻創新高點,帶領全球股市一跌反彈向上;臺股在3月下跌至8,523低點後止跌反彈,跟隨美科技指數呈現V型強勁反彈,一路攻堅歷史高點。

雖然外資今年前10月大幅賣超調節臺股,但在美中貿易戰升高下,臺商資金明顯迴流,內資買氣轉強,電子股業績受惠於轉單、5G手機推出及疫情加快數位轉型成長,臺積領軍攻堅,指數突破年初12,197高點及1980年的12,682高點,創13,031新高點,其後因二次疫情上升、美中關係惡化及美總統大選變數影響,臺股遇壓拉回,一度陷入萬三關卡前震盪走勢。

臺股在12,144點至13,031點間震盪三個月後,因美總統大選底定由拜登當選,但參衆議院仍屬原來兩陣營,拜登大幅加稅疑慮降低,美中貿易戰及科技戰可望緩和,加上疫苗相繼研發成功問世,將減緩目前歐美爆發的二次疫情,有利經濟復甦好轉,美股四大指數陸續再創新高,科技指數表現更強勢,臺積電ADR不斷創新高價下,帶領檯股突破萬三及萬四關卡,創14,427點歷史新高點。

展望2021年經濟情勢,在疫苖上市速度加快,疫情可望緩和,紓困及振興經濟計劃推動後,經濟可望復甦好轉,根據IMF預估,全球經濟成長率2021年成長5.2%,美國成長3.1%,中國成長8.2%;多數預測機構預測臺灣2021年經濟成長率達4%上下,預估企業獲利成長爲10%至15%,樂觀上看15%至20%,經濟基本面將明顯好轉,支撐股市表現。

在資金情勢方面,美聯準會主席鮑爾表示,美國經濟因嚴重疫情衝擊,仍面臨不確定性,聯準會12月會議顯示將持續購買政府債券,直到經濟顯著改善爲止;歐洲央行擴大QE規模5,000億歐元,並擴大提供銀行業低利貸款、還延長實施效期日本央行則表示,關注疫情對經濟影響,必要時再推寬鬆措施,除非疫情明顯緩和,經濟強勁復甦成長,預估全球主要央行至少維持寬鬆貨幣政策至明年上半年。

臺股在1986年至1990年初,由於新臺幣匯率呈現緩慢且長期升值至25,國際熱錢大量流入臺灣,出現一波強勁的資金瘋狗行情,指數突破1,000點大關後,一路上漲至12,682高點;新臺幣匯率此波由2019年8月的31.72一路升值逼近28,明年第一季可能升破28,外銀預估明年底將升值至27.5,資金仍將流入臺灣,加上股市新開戶數不斷增加創新高,市場融資餘額增加,內資人氣不斷升溫,外資年底調節賣超後,明年可望回補臺股,延續資金行情。

疫苖年底及明年第一季相繼上市,新冠疫情可望緩和,主要國家持寬鬆貨幣政策及推出振興經濟計劃,全球經濟可望復甦好轉,在資金寬鬆、經濟和企業獲利成長下,2021年股市展望審慎樂觀,美股將延續多頭行情,如高盛調升2021年S&P500指數目標價至4,300點,摩根大通表示,S&P500指數在2021年底則將漲至4,500點,美股可望領軍上漲創高點,帶動全球股市表現。

目前臺股股價淨值比已達2.1倍,是10多年來高點,評價相對偏高,不過資金行情往往超漲,如2007年金融海嘯時高點的股價淨值比是2.25倍,2000年網路泡沫時則高達3倍左右,明年指數應仍有上調空間,如摩根大通證券調升臺股目標價至16,600點。從臺股月K線型態來看,萬點經歷很久纔有效突破,萬點至3,411點和3,955點兩低點,形成一長期大W底型態,依型態漲幅滿足點推估,指數可上看16,000點。

大盤12月高點14,427點,和年線乖離拉大近20%,是2000年網路泡沫後的最大年線正乖離率,短中期技術指標都出現過熱現象,出現短線獲利回吐賣壓乃在所難免,大盤拉回整理緩和短中期漲多過熱現象,較有利多頭行情穩健續航;以9月KD值和9周KD值都攀升至80以上的強勢慣性來看,短中期拉回整理後,仍有更高點可期,向上挑戰萬五關卡,中期拉回整理可擇優佈局作多,如明年第一季指數創高點後,大盤12月RSI上升至80附近過熱階段,則逢高宜減量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