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場腦中一片空白?哈佛神經科學家教你「情境記憶法」 增強記憶力

在相同的條件下學習和回憶,我們都更有可能準確記憶。(圖/shutterstock)

哈佛神經科學家、暢銷小說《我想念我自己》作者莉莎・潔諾娃寫給每個人的記憶全書,破解我們對記憶的許多誤解與迷思,並提供保健記憶的簡單方法。

忘記走進房間的原因,是我聽到人們最常抱怨的一種失憶。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我們走進房間,不解地搔着頭。我爲什麼要來這裡?

答案與情境有關。當回憶的情境與記憶形成時的情境相吻合時,記憶的提取就會容易很多,也快得多,也更容易完全提取。

在相同的條件下學習和回憶,我們都更有可能準確記憶。我最喜歡的一個研究找了一羣深潛者,讓他們在蘇格蘭的海岸上和水中進行實驗。一半的人在海面下六公尺處學習一份單字清單;另一半的人在海灘上學習同一份單字。之後,實驗者要求每個人儘量寫下記得的單字,學習與回想的情境分成四組:

1在水中學習,也在水中回憶

2在水中學習,但在海灘上回憶

3在海灘上學習,也在海灘上回憶

4在海灘上學習,但在水中回憶

結果呢?當測驗環境與學習環境相符時,記憶力明顯較佳。如果潛水者在水中學習,他們在海面下記住的單字會比在海灘上的多。同樣,如果潛水者在海灘上學習單字,他們在海灘上的測驗結果會比在水中好。你回憶的環境若與當初學習時的環境一致,就可以提升記憶。反之,環境不一致則會降低迴憶的能力。

情境不只是你在形成記憶或回憶時所在的環境,也可以是與你在一起的人、一天中或一年中的時間,或是天氣。情境也不限於外在事物,也可以是內在的,例如你的情緒或生理狀態。

回憶與當下心情相符的記憶容易得多。心情好時,你更容易記住美好的時光;沮喪時,你也更容易記住悲慘的時刻。當你對另一半發火時,你更有可能記得對方所有的缺點,缺點清單觸手可及,而且很長。但熱戀時,你的伴侶在各方面都很完美。

你在準備考試或是演講時,有肚子餓嗎?覺得很熱?很累?口渴?如果你臨場的狀態和學習時感受到的狀態一樣,就更容易回想起學到的資訊。同樣地,如果你在攝取咖啡因之後學習某些東西,那麼喝咖啡也可以幫助你提取那些記憶。

爲什麼會這樣?你正在鑽研的報表並不是唯一被固化成記憶的東西。當你研究這些數字時,你經歷的一切都有可能被綁定到記憶中,包括外在和內在的情境,都可能成爲記憶的一部分。所以當記憶的任何一部分被啓動,就可以觸發其他部分的記憶提取。

假設你正在準備單字考試,讀書時你在聽阿姆(Eminem)的歌,聞着薰衣草香氛蠟燭,吃着小熊軟糖。另外,假設你很疲倦,因爲前一天晚上你熬夜追劇。也許你很焦慮,而且因爲單字還是背不起來,你吃了太多小熊軟糖,開始感到噁心想吐。

你考到A的最佳機會,就是在你感到疲倦、焦慮、噁心、塗上薰衣草乳液、吃着小熊軟糖,腦子裡唱着阿姆的歌的狀態下去考試。而不是睡得很飽、很放鬆、吃着羽衣甘藍脆片,聽着莫扎特去考試。

下次當你走進房間,想不起來自己要幹嘛,先不要驚慌。這種空白不是攸關生存的危機,也不是懷疑自己得阿茲海默症的理由。但也不要呆站在那裡死命地想答案,試試回到你走進這個房間之前的地方,無論是實際上走回去,還是在腦中模擬。重新造訪當時的情境,情境會樂於爲你解答。

(本文摘自《一生都能好好記憶》/天下雜誌出版)

【內容簡介】

時間流逝,記憶,終究會成爲熟悉的陌生人嗎?

最會說故事的哈佛神經科學家莉莎・潔諾娃

寫下暢銷小說《我想念我自己》,撫慰失憶的痛苦與恐懼

這次她用淺白的語言解釋大腦的運作,每個人都能擁有好好記憶一直到老的方法

《紐約時報》暢銷書,《紐約客》《出版人週刊》《柯克斯書評》好評報導

TED演說「你要如何預防阿茲海默症」觀看突破五百萬次

年紀愈大,記憶一定會愈來愈差嗎?

開始會忘記想說的話、想不起別人的名字,是大腦退化的前兆嗎?

仰賴手機記事情,會不會因爲動腦不夠多、更容易變笨?

忘記參加會議、忘記另一半說的話,這種忘記代表不夠用心嗎?

我們其實不瞭解記憶是怎麼一回事。

作者潔諾娃十多年來致力於對全球聽衆講述記憶與阿茲海默症。無論到哪裡,她都會碰到讀者提問,擔憂自己的健忘是不是疾病的前兆。她發現,大家的恐懼來自於不瞭解。於是,她決定寫一本書,幫助大家理解記憶的運作。書中以生活中常見的例子說明不同類型的記憶各有不同的特性,用對方法,就能提升記憶表現。書中更釐清我們對遺忘的許多誤解。

忘記有時很惱人,但不是需要被打敗的敵人。

我們往往把遺忘視爲偷走記憶的反派,但其實忘記不但不是病,還是大腦重新整理、去蕪存菁的重要功能。忘不掉反而會讓我們被過量資訊壓垮,無法正常生活。我們不用成爲能背出圓周率小數點後十萬位數記憶冠軍,但我們有很多方法可以記住重要的事。瞭解記憶,我們可以更輕鬆看待遺忘、養成善待記憶的生活習慣。

在本書中,你可以學到:

【提升記憶力的方法】

想加深記憶,兩個方法最有效:反覆練習+賦予意義

視覺化能把東西變好記,運用宮殿記憶法等方法幫大腦「看見」要記的事物

記憶很仰賴情境,準備報告時喝星冰樂,報告當天也喝星冰樂,表現會更好

【如何改善健忘】

記憶需要注意力,想不起來車停在哪裡,可能不是健忘,是一開始就沒留意

大腦很不擅長記待辦任務,別再爲難自己,試着外包給手機、藥盒等提醒工具

記憶不是錄影,它會增刪、修改、變形,瞭解記憶的不可靠,才能找方法記錄重要回憶

【完整健腦指南】

睡眠是記憶的黃金工作期,每天睡足七到九小時、甚至是小睡片刻,都能守護記憶

短暫的壓力有時能提升記憶力,長期慢性壓力卻是記憶的天敵

預防阿茲海默症有方法,從飲食、運動、到持續學習新事物,都能保護大腦遠離失智風險

【作者簡介】

莉莎.潔諾娃(Lisa Genova)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着有《我想念我自己》等五本小說,《我想念我自己》被改編成奧斯卡得獎電影,由茱莉安.摩爾、亞歷克.鮑德溫和克莉絲汀.史都華主演。潔諾娃擁有貝茲學院(Bates College)生物心理學學位以及哈佛大學神經科學博士學位。她曾在世界各地發表與神經系統疾病有關的演講,也曾登上Dr. Oz Show、《今日秀》、CNN與NPR等重要媒體。她的TED演講「你要如何預防阿茲海默症」(What You Can Do to Prevent Alzheimer’s)觀看已超過500萬。

【譯者簡介】

黃庭敏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師大翻譯研究所碩士,有《注意力商人》《資源革命》等譯作。

《一生都能好好記憶》/天下雜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