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噤聲年代

(圖/翻攝自Google地圖)

當演唱〈我們同唱一首歌〉必須被譴責、懲處時,暴露出臺灣表面雖廢止了《出版法》,但其幽靈卻已隨民進黨執政而復活。在歷經此次震撼教育後,相信臺灣老百姓心中的「小警總」,又得記錄更多哪些歌不能唱、哪些話不能說了。

敦化國小合唱團事件的原爆點,在於綠營認定〈我們同唱一首歌〉帶有政治意涵,身爲臺灣人不該聽也不該唱,否則就是協同統戰。換言之,縱使沒有明文禁令,但這首由方文山作詞的歌,實質上已屬禁歌,誰唱誰倒楣。

令人錯亂的是,2016年蔡英文在首任總統就職典禮,特別安排羣衆合唱戒嚴時期禁歌〈美麗島〉,藉此凸顯突破禁錮的意義。然而,今天民進黨不僅用行動讓禁歌復辟;更可怕的是,昔日的音樂審查至少是訴諸法律文字,羅列違反國策、爲匪宣傳等紅線,但現在卻是奉綠營意識形態爲圭臬,黨說你不能唱,你就不能唱。

更諷刺的是,當時蔡英文就是找來敦化國小領唱〈美麗島〉,怎麼同樣一支合唱團,昨天唱〈美麗島〉是驕傲的民主幼苗,換唱〈我們同唱一首歌〉就變成中共同路人?有問題的到底是無色的小孩,還是人一綠就雙標的大人?

只有民主程度愈低的國家,文化審查程度纔會越強。因此,無論陸方邀請學童演唱的本意爲何,自許打造亞洲民主燈塔的民進黨政府,再怎樣都不該把「威權」視爲理所當然的防禦手段,這麼做,與你所指控的「威權」有何差別?

眼見臺灣進入另一種噤聲年代,民進黨若拉不下臉恢復《出版法》,就請把髒手從文化創作中移開,別再打着民主反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