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福村狒狒事件監委主動調查 動保團體籲:重視全體動物的福祉

動團呼籲,監察院除了狒狒區防逃措施、動物數量等勘查,更應重視六福村全園區的動物福利。(本報系資料照)

六福村東非狒狒逃逸後死亡事件引發各界高度關注,監察委員趙永清、浦忠成、紀惠容因此申請自動調查,距今已過1個月。動保團體今(9)日上午透過監察院陳情繫統向上3位監委寄出陳情信,呼籲在調查六福村狒狒事件同時,更應該重視全體動物的福祉。

陳情信內容提到,林務局於3月31日邀專家到六福村會勘狒狒展示區已逾一個月,訂定1個月內應完成改善防逃設施等,至仍未舉行下一場會勘。

動團呼籲,監察院除了狒狒區防逃措施、動物數量等勘查,更應重視六福村全園區的動物福利。去年動保團體於3月22日「10年死8只!反對六福村再引進長頸鹿送死」的記者會上,曾具體檢視六福村的狒狒放養區域的問題,包含內舍不足,無法檢視、隔離體弱、生病的個體;沒有足夠遮蔽設施供避寒及避暑,以及放養區內豐富化設施不足,導致多數狒狒無法滿足其攀爬習性。

動團指出,很遺憾的是,以上3項動物福利缺失在東非狒狒逃逸時仍未獲得改善,其中內舍不足是動物園管理的嚴重缺漏除了無法保障受傷、弱勢個體的動物福利,亦是造成無法盤點動物數量的根本原因。

動團說,專業的動物園管理在休園時皆必須將動物收進內舍,除了盤點動物數量、檢視個體的健康狀況,飼育員才能進入展示區進行環境豐富化;然而3月的狒狒區會勘紀錄,即使專家學者已經多次強調無論用目視或科技清點均難以盤點數量 ,建議須全面捕捉,但林務局仍未要求六福村增加內舍,無法長期解決狒狒數量不清、動物福利等問題。

動團表示,去年記者會上提及,六福村現有70多種、1000多隻動物,利用動物盈利販售門票,但至今許多動物圈養環境仍然非常糟,不僅無法滿足其自然習性。其中43只的保育類動物獅子、老虎甚至因數量過多長時間關養在後場,因承受巨大的壓力出現嚴重刻板行爲、甚至將應獨居的老虎羣養導致自相殘殺。

另外,六福村在10年死了8只長頸鹿,多數活不到平均壽命後,仍未檢討過去死亡原因、改善其圈養環境的缺失(如寄生蟲、遊客干擾、場地條件等),顯見六福村存在嚴重的管理及倫理問題。

根據「動物展演管理辦法」規定,六福村於7月底將接受2年1次的評鑑,攸關六福村是否會被撤銷展演場所資格。令人擔憂的是,至今新竹縣家畜疾病防治所仍堅持不公開審查、不邀動團參與,明顯缺乏第3方監督,呼籲監察院除了狒狒展示區,更應關注六福村全體動物的動物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