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銀行大到不能倒 四銀資本提前達陣

圖爲兆豐金控大樓。圖/業者提供

六家系統性重要銀行資本適足比率

2023年臺灣「大到不能倒」系統性重要銀行(D-SIBs)名單出爐。金管會26日公佈,今年D-SIBs名單維持與去年相同的六家銀行,而臺北富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合庫銀行、兆豐銀行資本指標已提前達成2025年目標,中信銀則因今年發太多股利,僅達到今年底的資本要求。

銀行局公佈,今年六家系統性重要銀行「連莊」,即原先的中信銀、北富銀、國泰世華銀、合庫銀、兆豐銀、第一銀,在資本要求上必須比一般銀行更嚴格,2025年前,普通股比率、第一類資本比率、資本適足率要分別達到11%、12.5%及14.5%。

2021年在股債齊揚助攻下,六家銀行中有五家銀行提前達標,但在去年俄烏戰爭開打、美國鷹式升息造成股債雙殺後,去年6月僅中信銀一家提前達成2025年底的資本要求;今年股債回穩,以6月底數字,包含北富銀、國泰世華銀、合庫銀、兆豐銀皆提前達成2025年目標,一銀則是提前達成2024年底目標,中信銀則僅符合今年目標。

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表示,中信銀原本去年提前達成2025年標準,今年主要是發股利,造成資本減少。但6月底數字仍不作準,年底還會提法定盈餘公積,年底資本適足率都會變化。

依照規定,經指定爲D-SIBs的銀行,指定次年起,分四年平均提列2%額外法定資本要求、及2%內部管理資本要求,但爲因應疫情衝擊,放寬爲去年至2025年分四年提列完成,並向金管會申報「經營危機應變措施」及每年辦理並通過二年期壓力測試。

金管會表示,目前六家系統性重要銀行資本適足比率,均符合當年度的最低資本要求,金管會及存保公司已審覈D-SIBs所報的經營危機應變措施,要求各家就修正後內容並同第二支柱監理審查原則相關資料函報金管會;另D-SIBs在今年申報第二支柱壓力測試結果,均符合兩年度合格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