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8月工業企業利潤年增17.2%

大陸最新統計數據顯示,8月工業企業利潤年增17.2%,官方稱這是2022年下半年以來首次由負轉正。圖爲廣東佛山機械工廠。(中新社)

大陸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年減11.7%,降幅收斂,但單看8月數據,年增17.2%,官方稱這是2022年下半年以來首次由負轉正。隨着中美關係持續緊張,對中國業務未來5年前景表示悲觀的美國公司比例創新高,持樂觀看法的比例則降至紀錄低點。

大陸國家統計局27日發佈1至8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數據,總額年減11.7%,降幅較1至7月收斂3.8個百分點。據官方定義,「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爲人民幣2000萬元(約合新臺幣8800萬元)以上的工業法人單位。

1至8月,大陸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年減16.5%,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年減12.1%,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年減11.1%,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年減4.6%。另僅看8月數據,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實現由降轉增,較2022年8月增加17.2%。

大陸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於衛寧指出,8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年增17.2%,這是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工業企業單月利潤首次實現正成長。工業品價格降幅連續兩個月明顯縮小,企業營收連續3個月下降後首次成長,帶動工業企業利潤由降轉增。

然而,中美關係緊張加劇,正在影響美國公司在中國的各方面業務。《華爾街日報》報導,根據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的最新年度調查,對中國業務未來5年前景表示悲觀的公司比例從去年21%上升至28%創新高;持樂觀看法的公司比例則降至49%紀錄低點。

另有超過1/3的受訪公司稱,在過去1年中減少或暫停在中國的投資計劃,比例遠高於2022年調查的22%創新高,其原因是在中國開展業務的成本和不確定性增加,及銷售產品限制增多等。但該委員會稱,大多數公司在中國依然盈利;美國企業信心和未來投資的反彈速度,將取決中美政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