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禁稀土技術出口 電動車遭殃

中國商務部21日以國安爲由,宣佈禁止稀土的提煉、加工和利用技術出口,其中包括稀土萃取分離工藝等,引發外媒高度關注。圖/新華社

近年大陸稀土產量和出口量

中國祭最新稀土出口禁令,預示2024年稀土戰將升溫。中國商務部21日以國安爲由,宣佈禁止稀土的提煉、加工和利用技術出口,其中包括稀土萃取分離工藝等,引發外媒高度關注。分析認爲,禁令對用於電動車引擎、醫療設備和武器裝備的重稀土影響最大。

路透引述中國商務部和科技部21日聯合公佈「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涵蓋24項禁止出口類別,以及110項限制出口類別。文件顯示,實施出口禁令主要爲「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或公共道德」。

其中,「稀土的提煉、加工、利用技術」被列入禁止出口項目,控制要點爲稀土萃取分離製程技術,稀土金屬及合金材料的生產技術,釤鈷、釹鐵硼、鈰磁體制備技術,以及稀土硼酸氧鈣製備技術。限制出口方面,則包含「稀土的採礦、選礦、冶煉技術」。

中國作爲全球最大稀土加工國,稀土產量佔全球三分之二,稀土礦石加工能力佔85%,磁鐵製造產能佔比逾90%。以美國爲首的多個盟國,試圖減少中國對稀土、鋰、鈷等礦物的主導地位,如今中國透過出口禁令,鞏固其技術和優勢地位。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2日表示,本次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修訂是中國適應技術發展情勢變化、完善技術貿易管理的具體舉措和例行調整,中國始終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將在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基礎上,爲促進國際經貿合作創造積極條件。

外媒分析,西方國家已嘗試佈局稀土加工業務,但預計中國最新推出的禁令將對重稀土的生產帶來最大影響,形成牽制美日等國的關鍵。重稀土用於電動車引擎、醫療設備和武器裝備,而中國在相關領域的冶煉幾乎佔據壟斷地位。

近月以來,中國逐步加強高科技產品相關礦產資源的限制措施,先是於8月起,對半導體原料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隨後在12月出手限制電動車電池等產品原料之一的石墨產品出口,一系列措施引發全球科技產業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