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開放製造業外資准入 強化供應鏈地位

大陸宣佈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分析指出,這將有利強化中國在全球產業供應鏈的地位。圖爲重慶一家汽車生產工廠。(新華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8日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宣佈,中國將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專家指出,這是中國在製造業已基本開放及自由貿易試驗區負面清單製造業清零的基礎上,又推進了一步。此一全面開放製造業的表態,釋放出中國經濟轉型、強化全球供應鏈地位的重要訊號。

《第一財經》19日報導,據中國《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製造業條目中僅剩「出版物印刷須由中方控股」和「禁止投資中藥飲片的蒸、炒、炙、煆等炮製技術的應用及中成藥保密處方產品的生產」兩項。

在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範圍內,製造業條目已完全清零,整體已減至27項,其中禁止類17項、限制類10項。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前副部長魏建國則表示,「中國製造業在全球的生產鏈、供應鏈、價值鏈中,已經從過去的中低端邁向了中高端。這次全面放開對全球都是利多的消息,而對製造業更是如此。」

魏建國分析,此次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的外資准入限制,釋出三個關鍵訊號。首先,中國站起來靠的是製造業這個「脊樑骨」,接下來富起來、強起來也要繼續靠製造業。其次,中國高水準的對外開放,將以製造業全面取消外資准入限制爲關鍵的開端。第三,中國經濟今後發展,仍然要靠實體經濟,「這改變了過去歐美大國在發展中逐漸走向服務業而輕視了製造業的道路」,中國在製造業擁有較強的基礎和支撐,接下來還要進一步提升,在發展服務業同時,持續加碼製造業升級。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研究員白明指出,中國從製造業大國跨越到製造業強國,必須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利用全世界一切可利用的優質資源。只有這樣,邁向全球製造業強國的步伐才能加快。此次全方位開放,表明中國對外開放大門越開越大的堅定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