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媒評商鋪招牌漢字改拼音:權力審美帶來的折騰

陸媒評商鋪招牌漢字改拼音:權力審美帶來的折騰。(澎湃新聞)

大陸央媒《工人日報》29日評論指出,四川成都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包括她家商鋪有一排商鋪招牌的漢字,被換成拼音字母,對生意產生一定影響。當地已連夜製作臨時中文標牌更換。評論認爲,尊重市場規律,尊重法律法規,尊重商家意願,才能減少「權力審美」的發生。以服務羣衆爲出發點和落腳點,「權力審美」可以更應該與「羣衆審美」達成一致。

《工人日報》稱,招牌如何設計,本是商鋪自家的事,只要不違反法律,不違背公序良俗,職能部門是不應干涉的。然而,不少地方都發生過類似商鋪招牌被強行干涉的事,有的地方要求依照統一標準、統一樣式製作牌匾,有的地方的路邊商戶裝潢甚至出現過「墓地風」。面對有關部門的要求,商鋪雖然明知這種改變可能影響生意卻不得不服從,對由此造成的損失和額外經營成本,也往往敢怒不敢言。

爲何要把商鋪招牌換成拼音?有關方面給出的解釋是統一美化。那麼問題來了,拼音式的招牌美嗎?商家此前的招牌又醜在哪裡?

根據大陸《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相關規定,招牌、廣告用字應當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爲基本的用語用字。

《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實施辦法》要求,「中文拼音在公共設施中不能單獨使用,需要使用中文拼音時,可加註在漢字的下方。」不難看出,諸如商鋪招牌,「使用規範漢字」是法定要求。因而,一方面要加強監管,及時發現並糾正這種明顯違反相關法律和規定,干擾商家經營秩序的做法;另一方面要提高懲罰力度,除了道歉、批評,還應對亂作爲、權力任性等給予問責。

事實上,坊間每年都會組織專家評定「十大最醜建築」等,亦有人把建築審美畫分爲三種:權力審美、專家審美、羣衆審美。某種角度上,那些不講情理和法規,利用職權將自己的「審美觀」強加於商家的做法,正是「權力審美」的一種表現。上述地方要求更換統一制式的店鋪招牌,也有權力越界之嫌。不僅可能損害商家的利益,而且可能有損職能部門形象。

對商家來說,這種基層權力的威力不小。商家如果不服從,基本上很難繼續平靜地做生意。從小處來看,這種「權力審美」不會產生多嚴重的影響,但約束不住這種「微權力」,地方的營商環境就會遭到破壞,進而可能影響地方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