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長江對話

4月24日,由經濟日報社主辦、湖北省宜昌市人民政府協辦的“綠色發展長江對話”活動在宜昌市舉行,對話以“發展新質生產力 推進新型工業化”爲主題,共話長江母親河之變,共謀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之策。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馬建堂,中國工業經濟學會會長、國務院原副秘書長江小涓,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高培勇,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市場經濟研究會會長韓保江分別進行主題演講。宜昌市委常委徐偉營就宜昌市推動綠色發展的實踐做法進行主題彙報。

活動中,經濟日報社向宜昌市猇亭區授牌“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調研點”。活動還進行了圓桌對話,長江沿線四川宜賓市、湖北宜昌市、江西九江市、安徽馬鞍山市、江蘇南通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創新區域合作機制,推進協同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

本報摘登部分精彩觀點,以饗讀者。

深刻認識科技創新這一核心要素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徵,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這爲我們牢牢抓住科學發現、技術創新、產業變革、體制改革等關鍵環節,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指明瞭方向。

當前,我國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產業變革均取得重要進展。包括科技在內,我國國家實力實現整體躍升。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加速期的戰略全局,我們要以科技創新爲本源,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科技創新能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其包含科學發現、技術(產品)創新和產業變革三個相互聯繫、相互轉化、相互激發的環節。科學發現是科學家通過學習、觀察、實驗和推理等方式,揭示自然界和人類未知事物的過程,是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創新的基礎。技術創新是新的科技和知識創新應用於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過程,是科學發現和知識創新的應用。產業變革則是將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穩定可持續地應用於各種產業,並培育和創造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過程。

發揮科技創新與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本源作用,要加強基礎科學研究。遵循科學規律,鼓勵科學家自由暢想、大膽假設、認真求證。加快重組和建構國家科研戰略力量,大力培養科技領軍人才,加快科研活動協同創新,擴大開放合作。優化基礎研究佈局,圍繞國家科學前沿和國家需求部署重大科學問題。

加強科技成果轉化,並將轉化成果不斷市場化、產業化。要鼓勵科學家、科技工作者將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結合起來,以需求引領科學研究,以科技成果應用帶動科學研究深化。還要通過連續創新和優化,提高產品良率,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逐步實現新產品市場化、產業化,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實現重大產業變革,形成具有一流競爭力的產業集羣。

消除束縛新質生產力的堵點,應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爲抓手。切實調動科學家、科技工作者科技創新積極性和使命感,在全社會真正形成尊重科學、知識、人才的氛圍。健全知識、技術要素參與收入分配的體制機制,更好體現科學、知識、技術、人才的價值,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

改革科學研究和科技創新的評價體系。既支持科學家、科技工作者基於科學規律的自由探索,也鼓勵他們以國家戰略需求爲己任、以市場需求爲導向,儘可能把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相結合,將科技成果與經濟建設相結合,防止簡單地爲評職稱、發論文而開展研究。

完善激勵科技成果轉化的體制機制。依據科學家、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創新中的貢獻,合理確定其在科技成果中的產權份額,允許其依據科技貢獻分享科技成果轉讓的收益,並予以一定稅收優惠,打消科技工作者在分享成果時的各種顧慮。

宜昌作爲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世界水電之都、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人文歷史悠久,產業基礎雄厚,綠色能源、綠色化工、先進裝備、生物醫藥等產業在湖北乃至全國都有重要地位。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發展新型產業,謀劃佈局未來產業,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不斷躍升。

(作者馬建堂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用好數字技術推進綠色轉型

綠色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突出特色。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推動綠色發展作出全面部署。綠色發展並非短期問題,而是複雜的系統工程,是伴隨現代化建設全過程的頂層要求。

隨着我國經濟總量不斷增加,資源、能源需求與環境生態容量約束之間的矛盾變得越來越突出,環境保護、資源節約成爲我國發展的迫切要求。我國向世界承諾“雙碳”目標,受到國際社會高度讚揚與關注。從多方面看,堅持環境保護與生態發展,都是一項長期發展要求,無論何時都不會放鬆。只有既能綠色、又能發展,纔是長期可持續的戰略。

具體到長江沿線地區,要想同時做好實現長江大保護目標、推動地方經濟發展這兩點,需要把環保減排、增綠髮展統一起來。一個重要支撐是數字化轉型和全方位數字化發展。用好數字技術,減排就是發展;用好數字技術,增綠就是發展。

數字技術助力全場景、全鏈條綠色轉型與發展。只有引入數字技術,促進綠色能源使用效率提升,實現量的擴張與質的提升相統一的增長,纔有了真正的抓手。

一方面,數字技術能使全場景、全產業鏈綠色轉型。實現綠色轉型與發展,在能源結構變革、生產端和消費端節能減排等各個場景都需要進行大量技術創新和應用推廣。數字技術作爲綠色轉型關鍵技術,將發揮重大作用。

比如,數字技術在能源生產領域,提升源網荷儲全環節協同互動的潛力巨大;在工業領域,可幫助傳統行業降低能耗,實現精益生產;在建築領域,可應用於設計、建設、運營等不同階段,降低全生命週期的綜合能耗;在交通領域,可提升交通網絡的運輸效率,減少碳排放,實現智慧交通;在碳管理方面,可在碳排放數據的獲取、傳遞、存儲、統計等方面提升精準性和便捷性,幫助實現碳資產管理和碳排放追蹤的數字化。

又如,利用數字技術進行環境保護監測。長江禁漁最初是監測方與捕魚方互相“打游擊”,現在加入全物聯網系統後,無論白天、夜晚還是大霧天氣,都可以精準監測。數字技術助力環境生態監管高效精準。

另一方面,數字技術促進增綠型發展。實現“雙碳”目標一定要增綠、減碳兩條腿走路,增量與存量統籌,走一條新技術驅動的綠色增量逐步擴大並替代灰色存量的轉型之路。

要靠創新型增量替代減碳。依託低碳、零碳等綠色技術替代,保證新增產出有顯著減少的碳排放,從而稀釋總產出中的碳排放濃度。要形成新型全國和區域性減碳責任體系,將創新型“碳替減”納入碳減排的核算體系,既鼓勵減碳,更鼓勵擴綠,確保形成綠色增長雙重動力機制。在減排的同時,大力發展新型綠色產業,使產能收縮能夠被抵消。

(作者江小涓系中國工業經濟學會會長)

重視項目選擇的成本收益分析

新質生產力是對傳統生產方式的顛覆性變革。兩者之間一個重要的本質區別在於,新質生產力以綠色爲底色。新質生產力的“質優”,很大程度體現在綠色發展上。必須以發展方式創新推進全面綠色轉型,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係。

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實踐,是把以綠色爲底色的新質生產力落實、落地、落細。立足制度建設,將成本效益分析納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制度建設序列,是最基本、最深刻、最適用的路徑或方法。

凡是涉及發展的投資項目,無論政府投資還是企業投資,總要付出相應代價實現發展目標。不計局部得失,必要時寧肯以局部的損失換取全局目標的實現,固然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原則,但必須認識到,這一基本原則隱含的條件是:就全局而論,項目效益終歸要大於項目成本。

這些年,雖然對於環境氣候問題的關注度提升了,甚至在不少地方對危害環境氣候的項目實行一票否決制,但是對於如何全面準確地計量環境氣候成本並將之納入項目評估進程,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目前,尚未將包括環境氣候成本在內的成本效益分析正式納入制度體系,這一短板漏項應當及時補上。因此,在長江經濟帶的綠色發展中,無論政府投資還是企業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分析,都應當明確添加一道程序——成本效益分析。不能只講效益,不講成本,或者只論證可取得的效益,不論證因此付出的成本。

如果將成本效益分析付諸經濟工作實踐,一個極其重要的成果便會顯現:那些效益看起來不小,但扣除包括環境氣候成本在內的所有成本後可能微不足道甚至得不償失的項目,便可被過濾掉。那些表面看起來很重要、很必要,但存在環境隱患,甚至有可能危及環境氣候安全的操作,便可被排除掉。綠色低碳轉型將進一步落實落地,資源配置效率會得到明顯提升,從而更契合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完整、準確、全面評估項目投資得失,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成本效益分析是繞不開、躲不過的,必須擺上制度建設日程。凡事要問環境氣候成本,凡事必做成本效益分析,這事關綠色低碳轉型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應成爲貫穿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基本原則。

(作者高培勇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

找準新質生產力發展着力點

新質生產力是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洞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從破解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求出發,提出的原創性概念。

從驅動要素看,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躍升爲基本內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其“新”主要體現在創新驅動。新質生產力推動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勞動者素質、技術進步以及數據等投入驅動,這是其最突出的特點。

從發展路徑看,新質生產力是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和生產力發展路徑,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先進生產力質態。這種具有質變性質的生產力,主要來源於三方面。一是在科技革命中形成;二是由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催生;三是由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催生。

從發展結果看,新質生產力是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徵,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爲核心標誌,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其“質”主要體現在質優、質變。高科技表現爲產品和服務的知識技術密集;高效能表現爲投入產出效率高;高質量是指其發展符合新發展理念要求,既要以創新推動生產力大幅提高,也要實現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

更好發展新質生產力,應找準着力點。其一,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加強基礎研究,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研發投入。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大力培育創新型企業,尤其是鏈主型大企業。

其二,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生產力的最重要提供者是企業,沒有資本、企業和產業作爲媒介,科技將難以推動社會進步、改善民生。

其三,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做強綠色製造業,發展綠色服務業,壯大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綠色是新質生產力的底色。

其四,建立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係。應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建立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着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建立高標準市場體系。

其五,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根據科技發展新趨勢,優化高等學校學科設置、人才培養模式,深化科研、教育、分配特別是人才評價和管理機制改革,真正給科研人員“鬆綁”,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

【作者韓保江系中國市場經濟研究會會長、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守護生態美推動產業新

宜昌地處三峽門戶、川鄂咽喉,是長江中上游分界點,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長江中上游區域性中心城市。萬古奔騰的長江,塑造了宜昌“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獨特風貌;孕育了“屈原求索、昭君出塞、三峽移民”等厚重人文;造就了“世界水電之都、中國動力心臟”的發展熱土。2023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756億元、首次躋身全國城市50強。

2018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長江、視察湖北,首站到宜昌,爲長江經濟帶發展立下規矩。6年來,宜昌牢記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殷殷囑託,以流域綜合治理爲抓手,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中國人居環境綜合獎,宜昌再現水清岸綠、江豚逐浪的生態美景。

宜昌積極順應發展之變,持續推動“產業新”。聚力新型工業化這個關鍵任務,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舊煙囪一根根倒下,新產業一個個崛起。宜昌磷化工持續向精細化、高端化、綠色化攀升,興發集團研發的芯片用超高純電子級磷酸打破國外封鎖;新能源電池產業鏈從無到有、蓬勃發展,全球載電量最大的純電動遊輪、國內首艘氫燃料電池動力船相繼在宜昌啓航;數字經濟欣欣向榮,正加快建設華中地區最大的智算中心。6年來,宜昌以年均1.4%的能耗增速支撐了年均6.5%的經濟增長,用“清澈的GDP”向長江作答。

宜昌大力探索共富之路,深入挖掘“生態金”。殷實的生態家底是宜昌最大的發展優勢。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創新探索點“綠”成“金”新路徑,在湖北率先開展GEP覈算,完成全省首例水權交易。越來越多的地方和羣衆吃上了生態飯,“三峽風光”享譽世界,2023年全市接待遊客超1億人次;“四季鮮橙”暢銷全國,僅秭歸縣就涌現出12個臍橙“億元村”;“五色宜茶”美名遠揚,讓鄉村因茶而美,農民依茶而富。

同飲一江水,共護長江美。面向未來,宜昌真誠希望與沿江城市加強交流、深化合作,爲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服務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熊徵宇系湖北省宜昌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