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可以更大器、更積極、更硬一點

大陸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圖/翻攝自中國臺灣網)

胡文琦

媒體報導,針對中國大陸制定《反分裂國家法》日昨剛好屆滿10週年時機,中共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在官報人民日報」上發表專文指出,將以該法鞏固未來兩岸關係政策,捍衛一箇中國原則。對此,陸委會迴應強調,該法系以「非和平方式企圖解決臺海兩岸問題,且是以「單方法律」決定兩岸未來的做法,並未正視兩岸「現實」及「尊重臺灣民衆」的選擇。陸委會指出,「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中央政府的政策就是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臺海「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這也是臺灣目前的主流民意;未來政府仍將堅持在此一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與發展。陸委會認爲,兩岸透過制度化協商與深化交流,此一作法爲兩岸創造了各自發展的有利條件,也爲兩岸關係穩定發展打造了堅實基礎云云坦白說,針對張志軍主任的官方說法,我們只須予以尊重理解即可,換言之,不過就是再典型不過的「何不各言爾志」。真正更重要的是,究竟我們能否在兩岸關係的競合當中找到臺灣該有的定位利基與未來發展方向,那畢竟是屬於「操之在我」的部分。此番陸委會不卑不亢的澄清固然有盡到「基本義務」,但要提醒的是,面對大陸三不五時的喊話與出招,其實,陸委會是可以更大器、更積極、更硬一點的捍衛中華民國。

作者胡文琦,臺北文史工作者。以上言論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王鬱琦與張志軍在北京會面,達成六項共識。(圖/東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