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學者:中國應調整海外資產負債結構 有序減持美國國債

大陸學者認爲,中國應調整海外資產負債結構,有序減持美國國債。(圖/中新社)

大陸今年以來多次減持美國國債,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餘永定近日表示,中國應該加緊調整中國海外資產負債結構,降低外匯存底在海外資產中的佔比,有序減持美國國債。

美國財政部11月公佈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中國9月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減少了273億美元,爲連續第六個月減持,總持有規模從上月的8054億美元降至7781億美元,續創2009年5月以來新低。

澎湃新聞報導,「三亞.財經國際論壇」16至17日在海南召開,餘永定於會上表示,根據測算,美國國債對GDP之比將持續攀升,這意味着隨時間推移,美國海外淨債務將不斷惡化。

餘永定指出,同時,美國聯準會持續升息也可能會加速美國海外淨債務的惡化。鑑於美國國債的息票利息率很低,並考慮到美國海外淨債務的急劇膨脹後果,中國有序減持美國國債是必要的。

餘永定認爲,中國應該加緊調整中國海外資產負債結構,提高海外淨資產收益。第一,降低外匯存底在海外資產中的佔比,不是拋售美國國債,而是有序減持美國國債。第二,提高中國海外資產特別是外匯存底的安全性。在目前條件下,中國應該儘量將外匯存底存量壓縮到國際公認的外匯存底充足率水準。

餘永定強調,中國應該儘可能保持對外貿易平衡,並且進出口大致保持平衡狀態。「在一定時期內,我們可以有貿易逆差,但中國的經濟增長不能過多依賴外需。我們應該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即『雙循環以內循環爲主』。爲此,我們必須使中國經濟保持較高增速,這要求我們採取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從而有利於保持中國外儲安全和海外資產的安全。」

餘永定表示,實現海外投資頭寸結構和國際收支結構優化的根本出路在於貫徹執行「雙循環以內循環爲主」的發展戰略。通過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增長、推動進口增加,有助於實現國際收支平衡和優化海外投資頭寸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