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要爲「昨是今非」道歉?陳亭妃緩頰:應將誤解解釋清楚

新聞節目中心綜合報導

美豬開放議題持續延燒,前副總統呂秀蓮出面呼籲,國民黨民進黨,尤其是民進黨,應爲過去與現在決策的「昨是今非」向國人道歉,朝野也必須全力禁止內臟進口。對此,民進黨立委陳亭妃8日在ETtoday《雲端前線》節目中緩頰表示,若有誤解,勢必要解釋清楚,「因爲你說道歉,變成好像我們真的昨非今是,這部分帽子戴的還太大」。

對於呂秀蓮稱民進黨應道歉,陳亭妃指出,呂秀蓮是令人尊重的政治前輩,但自認「我們的立場沒改變」,是因爲整個國際標準改變了。她進一步解釋,若有誤解、整個過程,勢必要解釋給大家聽,包含大家認爲爲什麼過去零檢出,現在卻接受,「這必須解釋清楚」,至於道歉,「變成好像我們真的『昨非今是』,這部分帽子戴的還太大」。

陳亭妃進一步說,現階段美豬的議題,臺南也有很多豬農,大家不斷在跟豬農討論,他們擔心的還是生存權,但也願意相信政府;且除了百億基金農委會主委陳吉仲還曾提及,如今口蹄疫拔針可外銷,未來進口多少,我方就要組成臺灣國家隊出口,「我們進口多少、出口多少,這是我們的霸氣!」

民衆黨立委張其祿則在節目中提及,這次的進口,大家都認爲萊豬問題多,政府又想祭出很多方式管控它,但先不管萊豬進不進口,光從現有紀錄來看,可以很明顯發現,這些已經進口的外國豬肉,包含冷凍豬、雜碎,最後多數進入加工食品,製成罐頭香腸等,「一但進入這個,認真問要怎樣去查?怎樣去標示?」「他在執行上真的會出很多問題」。

談及民衆黨主席臺北市長柯文哲的「美豬窮人買」說法,張其祿則坦言「不當」,美豬大家都會吃到,所以纔要強調這些冷凍豬肉、雜碎等,進口後都變成包子、加工食品、香腸,它會流向「比較便宜的市場」,像是團膳、夜市銅板美食,因爲成本價差真的存在,這是市場競賽,大家會盡量去找更便宜的。

話鋒一轉,張其祿指出,雖然自己同意農委會提供產業基金,但產業基金若做得成功,代表不含瘦肉精的豬肉會出口出去,這如同澳洲奇異果,最好的奇異果都出口,本國的可能不是這樣。他重申,若國內有這種更低價的成本來源,進入團膳、加工食品後,是真的很難判斷。

《雲端最前線第893集FB》

《雲端最前線第893集Youtube》